几本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书(1)《阅微草堂笔记》

2015-06-18 16:45 | 作者:青衣江客 | 散文吧首发

几本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书(1)

文/赵方涛

赴宴的时候,看着满桌子的菜肴,我们尝了个遍,往往发现只有几个菜合我们的胃口。读书也一样。虽说开卷有益,可是我们读了好多本书之后,也往往发现只有几本书对我们影响比较大。今天,我就想谈谈对我影响比较大的几本书。

一、《阅微草堂笔记》

清朝最著名的小说毫无疑问是《红楼》。它不但是中国从古到今最著名的小说,或许在未来的中国也依然还是最著名的小说。老实说,我读不懂这部伟大的小说。我所谓“读不懂”的意思,是感觉自己没有能力在整体上把握它。除了它,还有《儒林外史》也很著名。可是,伴随着科举制度推出历史舞台,它卓然的讽刺性也渐渐与读者隔膜了。这是白话文小说,除此之外,还有文言文小说。这里面的佼佼者当属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和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

随着影视业的发展,《聊斋志异》先是被拍成了电视剧,后来它又成了电影的好材料。最知名的自然是根据《聂小倩》拍成的《倩女幽魂》。除此之外,还有《画皮》与《画壁》。于是,《聊斋志异》的名声就更大了。《阅微草堂笔记》却没有这样的好运气。它还跟出生时一样,仅限于以文字的形式传播。虽然都是记载神仙狐鬼精怪的故事,但是两者却截然不同。《聊斋志异》“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又或易调改弦,别叙畸人异行,出于幻域,顿入人间”,特别适合拍摄鬼片。而《阅微草堂笔记》却都是小精悍的小故事,“又过偏于论议”,甚至“间杂考辨”,自然很难拍摄成电影或电视剧。

然而,我喜欢《阅微》超过《聊斋》。《聊斋》的作者蒲松龄先生也算是我的老乡。他是清初淄博人;我是滨州人,同属山东省,而且两地毗邻。可是,说句老实话,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就像纳凉时乡间老人用方言土语讲的鬼故事,总有种土里土气的味道。而纪晓岚的《阅微》则不然。我常常想,他行文的流畅,表达的贴切,就是后人用白话文也是难以望其项背的。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文言的流畅与贴切。这样的例子俯仰皆是,就以书中的一则故事为例:

堂先生言,闻有老学究夜行,忽遇其亡友,学究素刚直,亦不怖畏,问君何往,曰:吾为冥吏,至南村有所勾摄,适同路耳,因并行至一破屋。鬼曰:此文士庐也,问何以知之,曰:凡人白昼营营,性灵汩没,唯睡时一念不生,元神朗沏,胸中所读之书,字字皆吐光芒,自百窍而出,其状缥渺缤纷,烂如锦绣。学如郑孔,文如屈宋班马者,上烛霄汉,与星月争辉;次者数丈,次者数尺,以渐而差,极下者亦萤萤如一灯照映户牖,人不能见,唯鬼神见之耳。此室上光芒高七八尺,以是而知。学究问,我读书一生,睡中光芒当几许?鬼嗫嚅良久曰:昨过君塾,君方昼寝,见君胸中高头讲章一部,墨卷五六百篇,经文七八十篇,策略三四十篇,字字化为黑烟,笼罩屋上,诸生诵读之声,如在浓云密雾中,实未见光芒,不敢妄语。学究怒斥之,鬼大笑而去。

至于鲁迅先生所说“他生在乾隆年间法纪最严的年代,竟敢借文章以攻击社会上不通的礼法,荒谬的习俗”,还有他语言的风趣幽默,倒是意外的收获了。

我手头这本《阅微草堂笔记》是由万卷出版公司出版。难字有注音,难词有注释,每则故事还有译文。四年之前,我买过相同的一本,并从头到尾读过两遍。后来,拿去送给一位学生。手头这本是重新买的,读过一遍。现在也还时不时地翻看一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