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杰散文集《乡情的足音》解读

2015-06-17 15:03 | 作者:黄忠杰 | 散文吧首发

《乡情的足音》是黄忠杰的第一本散文集。几十篇散文,或长或;或写人,或记事;或抒情,或议论,无不表明着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寄托着作者对故乡对亲人的真挚感情。《乡情的足音》展示给读者的是一幅吴地的民俗图、风情画。故乡的小巷、山泖、古塔、风铃,儿时的老师、伙伴、邻居、亲人,温馨风、草叶、明月、古渡,生动活泼,栩栩如生,一齐走进读者的视野中来。读者似乎闻到了枇杷的香味,听见了河塘渡的欸乃浆声,看到了余山、小昆山、天马山的奇姿异景,听见了故乡父老乡亲的吴侬软语。故乡的一沙一石,一草一木,都寄托着作者的真实感情。过去了的一切,都成为作者的亲切怀念。黄忠杰的笔下,写得最多的是溇塘,那口椭圆型的溇塘,贯穿了作者这部散文集的始终,寄托了作者几十年的深厚感情。几十年的风云,围着这口溇塘上演,溇塘成为一段历史的见证。黄忠杰熟悉生活,热生活,故乡的风俗、民情、方言、物产、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历史沿革,在他眼里无不充满着生活的诗意。从这个意义上说,是生活造就了他。没有生活,就没有《乡情的足音》。

散文是着意挥洒自己感情与感觉的一种方式,情动于衷,发自内心。散文需要感情与感觉,它们是作家对生活独到的领悟和寻觅的钥匙,散文是作家对生活的蒸馏与提纯。作家感受生活感受人世的敏锐细腻或粗疏迟钝决定了艺术的高下优劣。溇塘、小港、曲巷,成为黄忠杰散文中精心营构的独特世界,成为黄忠杰审美想象中的固定地域,故乡的父老乡亲成为黄忠杰审美体验的对象。因此,黄忠杰的散文处处体现了一个”情”字,人情,乡情,风情,乃至血缘亲情。黄忠杰珍惜这种感情,黄忠杰是一个清醒的人,他没有将自己对祖辈及其父老乡亲的那种割舍不断的血缘亲情停留在感恩、歌颂、再现这样一个层次上。黄忠杰对历史的变迁、世象的复杂和人生的艰辛有了更深的理解,他更宽容,更清醒,他已把这种崇敬、景仰的感情还原成一种认同和皈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