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怜(上)

2015-06-10 14:22 | 作者:白兰 | 散文吧首发

前段时间回了一趟家,太阳很好的午后,和妈妈坐在门前聊天,隐隐的看见从远处走来一个人,老远就喊我的名字“云儿,云儿。。。。。”,声音拖得长长的,像唱戏一般,听了很是亲切,待那人走近后,我看见竟是小怜,按照村子里的辈分,我管小怜叫姑姑,虽然她比我大不了几岁,我们已经好多年不见了,从小我们在一个村眷长大,但出嫁后每每回娘家也碰不到一起,不知不觉中,我们都已是孩子母亲。想想岁月如此之匆匆,昔年我们一起嬉笑打闹的情景顿时涌向脑海,我们亲热的拉着手,相互询问着彼此的近况。我惊讶的发现,才三十四岁的小怜是如此的苍老,看起来像四十多岁的人,稀疏枯黄的头发在脑袋后面随便挽着一个发髻,中间还夹杂着丝丝白发,那双曾经活泼灵动的双眼竟是那样的空洞,没有一点神采,那长着雀斑的脸已经完全没有当年的白皙,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已经在她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皱纹,如果不是在村子碰见,我想,我是不会相信此时的她是我记忆中那个小怜。聊了一会后,小怜说她要去上班了,现在的她在离我们村子不远处的一个工地给工人们做饭,依依不舍的告别了小怜,叮嘱她晚上再来我家找我。

等小怜走远后,我问妈妈,她怎么变成这个样子,看着让人好心疼,妈妈说,最近小怜又离婚了,又离婚了,那为什么?我不解的问道,妈妈说道;小怜的老公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打着闹着要离婚,一开始,小怜是坚决不离,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孩子,重要是小怜不愿意看着好端端的一个家就这样没了,在他们结婚的这几年里,她为这个家倾尽了一个女人的感情,流尽了一个女人的汗水,她侍奉公婆,抚养孩子,家里家外一把手,脾气还是少有的温柔,和她同龄的女孩能比上她还真没有,就这样一个温柔贤惠的女人,命运为什么会如此多舛呢?听妈妈说。小怜离婚后,儿子留给了前夫,她第一次婚姻留下的女儿和她又回到了娘家。如今和她一起住在娘家一个废弃的厨房里,为什么要住在厨房里,难道她们家没有多余的房间吗?我问道?怎么没有?她们家那么多房子,她的哥哥嫂子认为她是离过两次婚的不详之人,而她的父母因为惧怕厉害的儿媳妇,竟也不敢为女儿说句话,听的我的心一阵阵凉,心里直骂她那可恨的哥嫂,竟没有一点点同情怜悯之心,也心疼小怜在这冰冷的天里怎样煎熬。

说起小怜,的确让人深深的怜惜,可她却从没有得到父母的怜惜,她的妈妈喜欢聪明活泼的哥哥,爸喜欢乖巧伶俐的妹妹,而她从小就被放在一个不被人注意的角落,只有年迈的爷爷很疼她。可爷爷却在她五岁时就去世了,农村有句俗话说;偏大的,向小的,中间加的是受罪的,这句话在别人家只是随便说说而已,在小怜家,确是实实在在的写照,小怜只读过三年书,因为她妈妈说,女孩子读书没用,长大了总是要嫁人的,还不如学着做家务。所以,小学三年级时就让她退了学,她的父母却让她的哥哥读高中,考大学,可惜她哥复读了三年依旧没有考上大学,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是村里来了货郎担,大家都拿出自己平日积攒的破烂换取自己的心爱之物,小怜和她妹妹小玲也挤在货郎担旁边,小玲看上了一个头花,姐妹俩就拿来积攒已久的破烂来换,可货郎说她们的东西不够换那个头花,需要外加一些东西,姐妹俩回家找了许久,也没有找到可以交换的东西。这时,小玲灵机一动,脱下了自己脚上那只塑料凉鞋,准备拿她的鞋换头花,姐姐小怜劝妹妹说;这凉鞋是今年天才买的,不敢换,换了妈妈回家肯定会揍你,可是小玲根本就不听姐姐的话,执意用自己的新凉鞋换了头花,结果她爸爸妈妈晚上回家后,狠狠的打了小怜一顿,小怜当时哭的很凄惨,一再给她爸妈说是妹妹执意要如此,她劝过妹妹,可是妹妹不听,我们这些白日看见的小孩也都去给小怜作证,她妹妹小玲也说是自己要换的,不关姐姐的事,求父母不要打姐姐了,小怜的父母根本就不听大家解释,怒气冲冲朝着小怜又是一巴掌,打的小怜差点摔倒,嘴里还一直说,就算是小玲干的,那也是姐姐小怜教唆的,众人听了都生气的走了,只留下可怜的小怜和那揪心的哭声。

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小怜依然很乐观,村子里不管大大小小的人,她都很尊敬,见了长辈都是叔叔伯伯的叫着,村子里的人也都很喜欢小怜,相比之下,她比她父母在村子里的人缘要好很多,很快,小怜长到十八岁了,出落的如清水芙蓉一般,亭亭玉立。虽然脸上有一些小雀斑,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她如花的脸庞 ,虽然穿着很朴素的衣服,但青的光彩是无法遮掩的。有一天,村里一个人给小怜找了一份工作,是在省城的饭店里做服务员,也就在小怜十八岁这一年,遇到了她最美的爱情,一个真正怜惜她的人。可这也是造成她日后命运悲惨的一个主要因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