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归来

2015-05-03 16:25 | 作者:郑长春 | 散文吧首发

郑长

梁家河不是一条河,是陕北高原的一个村。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就那样被弯弯曲曲的河道串联着,音符一样,在人与自然的合奏中,组成天地间动人心弦的乐章。

时常,人们拥挤着向前,与其说是看热闹,不如说是看人。人看人,才是这个世界最美的风景。在陕北这块厚重而传奇的土地上,总会都有这样的脚步纷沓而至。他们翻山越岭,风餐露宿,筚路蓝缕,风无阻,朝圣一般,来到这里,连脸上的汗渍也来不及擦一擦,就站在静静的延河边东张西望,然后长叹一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真不容易啊!”便拂袖而去。

是的,在这里生存确实不易。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缺水少田,就连当年的外国记者斯诺也如此形容“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偏偏就是这样一个“不毛之地”,却成就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红色经典: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在极其艰难困苦的年代,在一个民族危急存亡的关头,延安精神成为中华儿女的力量源泉。这不能不让世界刮目相看!

时隔三十年,一个衣裳单薄的青年从这里走来。年纪轻轻的他,由于受父亲冤案的牵连,遭到歧视。在“文革”中,受过批斗,挨过饥饿,流浪过,甚至被关押过。此时,他主动申请到陜北农村插队,来到了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

放下沉甸甸的装满书的背包,他开始向周围的群众学种地、拉煤、打坝、挑粪……不叫一声苦,什么活儿都干,甚至挑一二百斤麦子走十里山路都长时间不换肩。晚上,还要看“砖头厚的书”到深。由于窑洞里跳蚤特别多,他被咬得浑身都是水泡,只得在炕席下洒农药粉来灭蚤。

人们不明白,这个目光坚定、沉默寡言的后生,为何“干活不惜力”?

为增加农田面积,寒农闲时节,他带领乡亲们修筑淤地坝,每次都带头赤脚站在冰中凿冰清理坝基。他组织村里铁匠成立铁业社,打造的农具既能自给自足,又能卖到附近村庄增加集体收入。他在报纸上看到四川在搞沼气,就跑去取经,回村修建了陜北第一口沼气池,带领村民建成了全省第一个沼气化村,解决了村民做饭、照明困难。他把村里分配给知青的白面馒头分给乡亲们吃,自己吃糠窝窝。北京曾奖励给知青先进人物一辆带斗的三轮摩托车,那时在当地是十分稀罕的,他却设法换成手扶拖拉机和磨面机、扬场机、抽水机等农用工具给乡亲们用。

“有知识、点子多”的他,逐渐赢得乡亲们的信任,不但入团入党,还担任了大队党支部书记。经过七年磨练,他被推荐到清华大学读书。那年,他二十三岁!

那天,他站在村头,依依不舍。面对含泪为他送行的乡亲们,他心潮起伏:梁家河,我会回来的!黄土地,我永远的家!

从此,这个青年从梁家河一路走来,走出大山,走出高原,走向全国……

他,就是中央领导人习近平。

脚踏实地,仰望高天,这是陕北人渗进骨子的品性。正因如此,今天的梁家河,像当年的延安一样充满传奇,吸引着四面八方的脚步前来探访。人们想知道,一个热血青年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靠什么生存、发展和壮大,最后成为时代骄子?

大地默默无言。我抽着烟,漫步黄土漫漫的窑洞口,突然想起一首诗来:“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可惜,梁家河没有仙人洞。有的,是那一排排饱经风雨的窑洞。那里,曾经藏着老百姓的酸甜苦辣,曾经刻着陕北人的深情厚谊;那里,是梁家河自力更生艰苦打拼的逐通道,也是黄土地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有力佐证!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话不假。岁月轮回可以抹掉墙上的沙尘,却带不走永驻足心田的理念。梁家河还好吗?梁家河还是从前的梁家河么?

我想说的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梁家河还是梁家河。一切从没改变,改变的只是生命的容颜!

回来后很久,眼前仍浮动着那一道道山梁那一块块梯田,心留在那里,梦未曾归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