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行走之门,找回未知的自己

2015-04-21 19:15 | 作者:赵子喻 | 散文吧首发

2015年4月14日,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评,辞职的理由仅有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有人评论这是“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没有之一”。

后来在网上看到原来辞职的是一名工作11年之久的女教师,这让我吃惊不已,因为在我看来,教师这个职业是所有行业里最不缺少时间的。平日里朝九晚五上班,到了寒暑假就可以出去走走,就算是寒暑假会有各种名堂的培训和值班,较之于其他的上班族,总能找到空闲的几天假期,而这几天,就足够一个人说走就走。网上热议的这名女教师回应说自己目前还没什么想法,“这还没踏出郑州市呢”,何谈世界,目前,她“只想安静地生活”。

就这样,高调的辞职之后,女教师过她安静的生活去了。却惹得一大波人心神不宁,心心念念想辞掉工作,到大千世界看看。

旅行这样高大上的事,我想没有几个人不喜欢吧!人们总是幻想着可以有足够的时间、金钱,任由自己满世界的挥霍。待到年老,拿出盖着不同戳的签证,来往于不同地方的车票,写满文艺气息的明星片高傲的宣称自己曾经去过哪里。只是我不敢确定,这样的旅行过后,是否有足够多的收获,是否在无数次的旅程中找到了未知的自己。

只是,我不懂,为什么要开始旅行,就非得辞掉工作,卖掉房子。这般破釜沉舟、永不回头之势,不像是挚旅行,倒像是缺乏走出去的勇气。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辞掉工作就意味着断了自己的经济来源,即使再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内心也会因为荷包越来越瘦而惴惴不安。最后不得不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找份平凡的工作,赚着下一次旅行的花费。如果实现了想出去走走的目的,放弃自己一生的事业为旅行买单,让自己紧衣缩食、举步维艰,这样的旅行,饱了精神世界,却害苦了自己的那身皮囊。

旅行不是无所不能的良药,我们也不可能一味地追求精神上的享受,而忽略了一个人需要的正常生活。当然,那种为了旅行而放弃一切的人也是有的,比如大学里读到的《背包十年》的作者——小鹏。

小鹏在大学毕业后就没正经上过班,一份工作干不够三个月,攒点钱就去旅行,直到他发现靠写文、拍照也能攒钱,于是生活就变成了旅行、旅行、旅行。

他说“在一次破釜沉舟的旅行之后,终于柳暗花明。如今我的生活就是旅行,写字,拍照,再次旅行,而且旅行有各种赞助,不再为钱发愁;也终于获得家人的认可。”

他被称为中国职业旅行第一人,正是对旅行的挚爱,让他从一个纯业余的背包客变成了如今的职业旅行者。他的旅行不仅不用花钱(有各种赞助),还能赚到钱(卖游记和照片)。如果你也可以像小鹏一样,有还不算赖的文笔,独特的摄影风格,能够忍受露宿街头,敢于在王府井乞讨,甘愿于印度人的价格把戏,把老鼠当亲人,在无手机信号的陌生国度,遭遇黑心店家偷钱包,刀锋相向,体会到将生命交给死神的恐惧之后,还是不改初心,毅然打算辞掉工作去旅行的话,那就去做吧!那时候,你不是没有工作,也不是没有经济来源,你的职业就变成了旅行。倘若能将自己喜欢做的事,变成终身职业,应该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吧!

遗憾的是,我们都只是平凡人,身边有太多的牵绊,无法做到抛开一切,自私的活在自己东奔西走的世界里。厌倦了俗世生活,我们也可以随时出去走走,暂时逃离现在的生活。但是不论走多远,不论走到哪,一定记得要回来,回到现实的生活里来。没有哪一种生活,可以让我们永远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包括旅行也是。当风尘仆仆,一路奔波时,会让人感到疲倦不堪,要考虑食宿,计划行程,节省已经花费无几的经费,这一切都不比上一天班轻松。疲倦过后,也许会想要安顿下来,休养生息,无奈那时候的你,早已辞掉工作,卖掉房子,将自己的一生彻底的交给了大自然,到最后才发现,人最终还是要回到人群中来,才能有安全感,才能得到永恒的安息。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也挚爱旅行,如果不间歇性的出走一次,就会陷入生活的疲倦中无法自拔,感觉日子过得索然无味。但旅行最终的目的在于更好的回归生活,通过走出去,才能在回来时对人生、对自己有更深刻的认识,才能以更坦然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负累。而这样简单的旅行不需要大动干戈,只要攒上一、半个月的工资,利用仅有的几个节假日就可以实现。

所以不必羡慕别人总是能有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必为了一场别人艳羡的旅行而孤注一投,旅行是简单而易得的,只要你有英勇而理智的决心和甘愿归于平凡的勇气。

大步走出去的时候,记得带着灵魂上路,更要记得将未知的自己找回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