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2015-03-28 19:57 | 作者:里巷风谣 | 散文吧首发

----------呼伦贝尔草原私语

“在路上”这三个字,在当下人们的心灵里,内涵是极其丰富的了,它被太多的人喧染过、写过、唱过。而当我走进呼伦贝尔草原,我不想走了,“在路上”这一神秘的美丽的意象,竟像轻烟一样飘过我的眼前,飘散在青青的碧草丛中,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想走。

一句“在路上”,细细想来,其实也是人的一种存在的方式。人一生下来,就注定要回去,从第一声响亮的啼哭,到走过童年少年、中年、老年,回到天堂,这一切都是走在路上。在路上,有喜、有悲,有欢乐、有痛苦,当然还有旅伴,他们便是父母、丈夫、妻子与儿女,他们是兄弟,是朋友和同事,其实他们一样在路上,走来、走去、走远、走散,人生就是一个过程,那是一段旅途,一段河流,一段岁月生命就是路上那辆车、那匹马、那只船。在路上,又会发生多少生动的故事,会有多少不期而遇的人们,会有多少寂寞的心事,会有多少孤独灵魂呢。人在路上,工作在路上,生活在路上,你在路上,我也在路上,这难道不是一种哲理式的思考,人文式的吟唱,这难道不是一种理性与感性的真诚描绘吗!

在路上,我才知道了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个所在——呼伦贝尔草原,因为几支动听的歌,她就走进人的心里去了。特别是那首《呼伦贝尔大草原》,这首歌让我未见其景,先醉其名。德德玛用她那圆润而丰腴的歌声,赞美着她的家乡,演绎着对草原最深沉的,那炽热的眷恋让听者心满满的,甜甜的,无法言说。真没办法,我挡不住这歌声、这草原的诱惑。此时,在静里,那歌声依然萦绕在我耳畔。因为痴迷风景,此前我已两次进入内蒙古,可都没有见到呼盟的面儿。远着呢,行在路上,其实也会错过很多自己钟爱的风景啊,只要执着,总会有一天会达成自己的目标的。在一次又一次的错过后,去年,我终于上路了,向着呼伦贝尔方向。

从北京出发,如果坐飞机,一个小时就可以到满洲里,这一次我选择了乘火车去,那就得一天一夜还多了,有时候,如果事情不急,我感觉到坐火车其实是非常惬意的事,可以在车厢里自由地走动,也可以与同车厢的人交流聊天,天南地北,不知不觉,对面陌生的他,抑或是她,也许就成了你的朋友,因为这样的结识,因为这样的邂逅,虽然分别了很久很久,你依然可以在脑海里想起那人的声音,在眼前浮现出那人的音容笑貌,包括那人的质朴或狡黠,健谈或者深沉。在路上,这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因为茫茫人海,相识的机会太少,相知的可能性太小,在路上认识的每一个人,也许在前世就是旧时相识,这里也许就有天意,有人情,有岁月流转,有地久天长。第三天的清晨,我终于走进了呼伦贝尔盟的首府海拉尔,一个塞外美丽如画的城市,如果离开城市几千米,你就可以看到草原了。你就会有不想走的想法,那此时“在路上”的感觉,一定被冰封冷藏在心底了,不想解冻。

如果说“在路上”是一种状态,那么“不想走”则是一种心情,一种愿望。唐代的张祜在扬州时,他不想走,因为“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宋代的范仲淹在岳阳城,他不想走了,因为他被洞庭湖“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的景色沉醉了。美丽的自然之景,确实可以留住人心,让人不想走。当然人世间还有另外一种“不想走”,那便是如垓下之夜,楚歌声声,情势危急,项羽不想走;铜雀台上,曹孟德同样不想走,这些盖世英雄到生命的尽头时,面对着如花的美眷,面对曾经的拥有或者现在还拥有着的,虽“力拔山兮气盖世”,但依然会发出“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痛苦的呼声,项羽不想走,不忍走,进而“泣数行下”,曹操临死时那眼角的泪水,也是不想走的明证,这不想走,是留恋,是执着,是千般的痴迷,是万般的眷顾。笔落时,忽然想起了邱睿的《禽言诗》来,“行不得也哥哥”,原来这“不要走 ”是一种的深情挽留,“不如归去”,却是后悔当初离开的无奈慨叹,这是因为他已经意识到“不该走”,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本是不愿走,确因兰舟催发,又不得不走。走与不走间,“妾身千万难”啊。不该走,不要走,不想走,不得不走,是人生的几道难题啊。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在路上,人就这样的艰难而又这样无奈。虽如此,却又是这样的固执与痴迷

人只要在路上,只要还走着,就会体验到无数的新奇,看到别样的风景,或心旌摇荡,或留连忘返。一直以来,我就很想亲身感受一下“那达慕”盛会,没有想到这个愿望在这个天,在不经意间真的实现了。我与同行的十几位学生坐上出租车,从市里出发,二十元钱就到了那达慕大会现场。那蒙古式建筑的体育馆,是以蒙古族崇尚的白色为主色调,那白色与白云融为一体,在蓝天下格外庄严,格外宏大,格外纯洁。比赛场上,激烈地角逐着,骏马、骑手、呐喊声,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人民的骠悍与豪放,矫健与阳刚,赛场的四周,各色的蒙古包像花儿一样散落在碧色的草原上。看了一会儿骑马比赛后,我们怀着好奇钻进比赛场外的一个蒙古包,一位七十岁左右,气质优雅的老者正坐在蒙古包里饮茶,另外几位妇女在切着牛羊肉,虽然进来了这么多不速之客,但她们并不惊讶,而是热情相邀,盛情以待。她们端上来奶茶,还有叫不出名字的饼,此时此刻,我真切感受到内蒙古人民的热情,虽然我分不清他们是什么民族,当时只知道感谢,也就忘记了问询,但我知道,他们就是内蒙古人,是亲切、善良、美丽的同胞,内心感动是自然的,喜悦是自然的,不想走的念头也就自然冒出来了。草原,这片美丽的草原,只有如此真诚与善良的人,才配拥有这片丰美的土地,内心的喜悦,感恩的情怀,美丽着我的眼,那云、那水、那草、那牛羊也便成了画,成了酒,它可赏可唱,既可以凭檀板狂歌,也可籍金樽痛饮,我真的不想走了。

听人说,去呼伦贝尔要看真正的草原,要享受真正的蒙古风情,必须要到草原的腹地“金帐汗”去,于是我们一起乘出租车前往。一出海拉尔,辽阔的草原就展现在眼前,这哪里是草原,它是海,是牧草的海洋。任眼睛去享受吧,那星星点点的各种色彩的牛,那远处飘着的白云朵朵,那无边无际的绿,够你回味一辈子了。幸运的我们,不经意间又看到了草原人也难年年见到的最好风景,嘿,只要在路上,你才能找到不想走的地方,在路上,你才能发现人间最美的所在,只有在路上,生命才能精彩。呼伦贝尔这片土地,让我的人生又诗意了一回。

站在金帐汗这片由巨大蒙古包和蒙古式的辕门组成的风景区外,奔跑于无遮无碍的草原上,或者躺在齐腰深的草丛中,你尽可以贪婪地呼吸牧草的清香,享受内蒙古特有的草原气息,不管你的情感层次丰富不丰富,细腻不细腻,你都会激动地喊啊叫啊跳的。站在草浪中,可以看到不远处的额尔古纳河上游流淌着细流,婉延地绕过草原,这便是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曲水”额尔古纳河的上游莫日格勒河,站在河畔,草原上的风,吹动着我的头发,稀疏的头发实在压抑不住,狂飞起来,岸边一只孤独的骆驼静静地卧在那里,像在嘲笑,又像是同情。走近时,它既不起立躲避,也不惊怵张望,大概这是供游人照相或者是租骑的吧,才显得如此温顺,如此沉着,如是在草原上,你再与骆驼合上一张影,也是十分快乐的事情呢。金帐汗,这呼伦贝尔最美的草原风景,即使不饮也会醉的。走进蒙古大帐,三十元一斤的手抓肉,味道真舒服,不喜欢吃羊肉的我,也大快朵颐了一回。人在路上,尝试是必然的功课,包括各类饮食,如有口福,中国的八大菜系、民间小吃,你尽可去尝一尝,也许你会吃出文化的境界,会偏爱那一方土地呢。

回到海拉尔休整后继续前行,穿过大草原,去了满洲里,她是一个让东方人眼睛一亮的典型俄罗斯风情的城市,走在充满异国情调的大街上,我们孩子式打着赤脚,提着鞋子,在这个干净整洁的边城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着,童心此时被彻底释放了,因为人们不认识我们,因为不熟悉,才有这样的放松,才可以这样地“无赖”,也才这样有趣。满洲里是一个出租车没有计价器的城市,人们不慌不忙地行走,不慌不忙地在广场跳着舞,不慌不忙地赚着俄罗斯人的钱,走着,看着,听着,入夜了,小城宁静中有喧嚣,江边广场上小摊小贩的叫卖声和着音乐声,奏响了小城夜的乐曲,巡望这个城市的雕塑,它们都艺术地在夜色里放着质感很强的光芒。

去满洲里,你一定得去看国门。满洲里国门是我看到的北方国门中最雄伟的一座。从国门中,我读到了中国人的信心,中国人的豪情,也读到了中国人内在的那份骄傲和唯美的形象观。这是一种传统,也是中国民族性的特点吧,它应缘于中国的几千年的大国情结,也缘于中国人骨子里的那份自尊。满洲里国门十分宏大,里面有陈列室、观景台等,这里也不次于一个花园或者公园,这里鲜花盛开,精心设计的雕塑让你感觉到中华艺术风格的无穷魅力。有人在古代“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之后又加上了几句,还颇有些哲理的味道:“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跟着成功人的脚步”,这一切的一切,我认为都应该加上一个“悟”,所以,我在其后再接上一句:“跟着成功人的脚步,还得自己去悟”。在路上,你不去悟,你无法体悟江河、星空、茧化成蝶的象征意义,不能体悟春秋代序的自然哲理,不能体悟春风般人情的美丽,不能真正感受人生过程的真实况味。行在路上,思在路上,这才是一个行者应具备的品质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