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与自由——《穹顶之下》的反思

2015-03-09 17:28 | 作者:书剑凌云 | 散文吧首发

相信很多人已经浏览了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我在看到这部纪录片之后大约三天左右才正式地把它看完。要说有什么样的感慨,我觉得没有。但我忽然想起了一句话,“那里面没有对自己的反思与批评,只有情绪和结论”,是的,这是柴静对她第一本书的评价。

13年在杭州的一家书店,买下了柴静的《看见》,事实上之前我已经读过这本书,只是不系统也没有思考。我还记得回头再读一遍时候所发出的“读了《看见》,你也会上柴静”。央视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地方,但却未必是人才愿意留下来的地方。

柴静引起的轩然大波,大可不必去思考去讨论,只是就着这部记录片去看去想去做就可以。我们上不了国家能源调整那个层面,也决定不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点。但是谁能到那个层面,谁能决定那个平衡点?

直戳伤痛,步步紧逼,这是我看柴静采访时的一贯风格;敢于调查,善于总结,这是我读柴静文章时的切身感受。但是,我想中国不应该只有一个柴静是如此。

郦波老师讲,人生就是不断自我认识,自我反省和自我更正的过程。这句话,我在心里记了很多年,直到今天,我才发现要一个人去反思是有多么不容易。

读《看见》的时候,我在想柴静应该是个善于反思的人,从文学青年转变成职业记者,应该经历了破茧成蝶的蜕变。我想,她是勇敢的,也是幸运的。假如没有遇见陈虻,她也许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但是外因总归是有限的,一个人要做怎样的决定还是自己的事情。《穹顶之下》是柴静的切肤之痛,我想导火索应该是这样的。冯至先生在《杜甫传》中的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当一个人丧失了裘马与轻狂的时候,在他的心灵,才会燃烧起对家国和民族的热爱”,我想,事实也正是如此。

然而,并不是多有丧失了裘马与轻狂的人都会燃烧起对家国和民族的热爱,因为中国还有个成语叫“死不悔改”。

家国的认知与成长,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意义也就在此。很早以前的历史书上就有那么一副画像,旁边的两行小字依然清晰记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所以,我读了《天地同心——顾炎武传》。然而,可悲的是,我依然被除了读书外的生活而同化,就这样如此往复。

读历史带给了我辩证看待历史人物的思维方式,也渐渐明白很多人很多事情盖棺未必能定论,就像长江与黄河一样,弯弯曲曲,时东时西,而南而北。这部纪录片的影响会有多大,能够持续多久,我想柴静和他的团队应该做过缜密的考虑,只是撇开这些文字工作,实际性的改变会不会有,有的话又能到什么样的地步?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天已经来了,期待新的一年的改革,也期待新的一年的成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