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15 14:52 | 作者:山水孩子 | 散文吧首发

日子在飘零的落叶里把昨天推得很远很远,远得如同薄雾里的江水,如同渐行渐远的儿时村庄——古路坝。

严格来说,村庄并不是一个“坝”,仅仅是人们如此称呼而已,“古路”倒贴切的寓意了她的悠远和安详,尤其是那下半晌,零落的山峰挡住了夕阳的半个醉脸,江水无意地书写着“半江瑟瑟半江红”,随着斜阳的西沉,盘旋的鹰开始嘀咕着悬崖里老树的名字,兰草的幽香也悄无声息地爬满整个原野,只有瓦缝里的黄婵还不知疲倦的细数庄稼收成的时日,炊烟袅袅而起,忙活了半天的人们也开始彼此应和着:“天色暗了,回家吧”。

已不清楚是哪季包谷成熟时候,也想不起是哪个山花烂漫的山坡,只记得有他,还有那个死缠烂打要和他上山打柴的我。背篓,镰刀,草帽,从来没有听过的故事,那双不变模样的草鞋,散落在原野的曲谱上,风韵动丝丝旋律,朴实的音符渗透着我儿时的每个细胞。

林中的路上除了我的活蹦乱跳就尽是石缝和枯叶,石缝的大小似乎刻意地只能容下我的小腿,而枯叶也不偏不正的要藏住那个石缝口。

“爷爷,好疼……”伴着不算凄凉的叫声,整条腿陷了下去,头磕到了旁边的石头。

“哎呀,快,我看看”他丢掉手里的烟袋,一把便拽起了我。额头出血了,庆幸的是口子不算大。他麻利的翻开衣服口袋的内角,从里面扯了些碎小的布末,还不知是从哪儿弄了个指头大小的蜘蛛网,简单的处理后,肉不疼血也不流了。之后的路上,我老实了很多,对于他叮嘱过的地方,我绝对不去迈出多余的半步,害怕之余小脑袋也思考过蜘蛛网的别样用途。

“小牛大了就要穿个鼻圈儿,用绳子拴着,不能到处乱跑”。这是村里老人说的,说的就是该上学的孩子们。我也到了那个不能乱跑的年龄,得去学堂“穿鼻圈儿”了。

学堂这个字眼,也只有爷爷一个人还这么叫它。在他眼里,男孩子进了学堂,似乎也就有那份胆识去顶天立地。每每开学,他总给我零花钱,他的钱都压在一个药酒瓶下,偶尔我垫脚趴在窗台,透过酒里面的各种药物也能分辨下面到底有多少。那些以分为单位计算的日子,物价总显得合情合理。在学校里得了奖状,我就特意的贴到他能发现的地方,还一五一十的解释这是第几名,那是什么奖。因为我总以为他不识字,其实后来我才明白,那只是我精力旺盛过了头。

后来,或许是村里人长了见识,认为村庄只有穷山和僻壤,纷纷开始搬离所谓的“山旮旯”。抑或是发展了,但在爷爷看来那一定是变化。他最终还是随了大流,搬家走的是水路,几条大船装的满满的,顺水而下,船尾在江面拖着细长的水痕,他不停的回望,片刻后水又恢复了昔日的平静,剩下的只有他无声的念语在山间飘渺。

后来的后来,老屋前的场坝不再整洁,多了些杂草;房檐边角的黑瓦破了半片,很牵强的悬在梁上,没有人动它,任风吹淋,或许有一天干脆掉下来,永远的躺着;曾经白皙的墙上斑驳着不知是何年的雨痕,拥挤的去掩饰着墙体本来的颜色。

爷爷没有再回过那里,他不愿去扰醒村庄的沉睡,就如同不想去打扰一个曾经深女人幸福一样。

总之,他再也没有回去过,直到他走了,还有大山,水声,老屋。只留下我泪行的干涸和曾经的岁月

“爷爷,天上怎么这么多的星星啊?”孩提时的问题还在盘绕。

“是啊,天上的星星都是我们每个人的化身,看,那就是我们全家,你看你,最亮哟——”

其实,那时我记住的也就是我是最亮的那个,再次仰望,曾几何时的那片星空,却总是少了一颗,也许是我少数了,也许是看不清楚。

所属专题:中秋节文章专题:中秋节散文,中秋诗歌祝福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