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药

2014-08-27 21:08 | 作者:小雪花 | 散文吧首发

作者:祖珊琦

于2014-8-13

前阵子,看婆婆的药盒子里面有好多种药,其中有治血压的,也有治疗肠胃的,治疗风湿关节炎的,另外,还有调理神经方面的。总之,都是一些老年常见的疾病和用药。老公和婆婆都是习惯性的高血压,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控制血压很重要。这两年,我一直在护理血压高的老妈,所以,还是积累了一些常识和经验。于是,我想起了前几年带妈妈看病的那家诊所,想请那位老中医再帮着我婆婆调理一下,免得闹出大问题,一来照顾上不方便,另外老人自己痛苦。于是,我就把想法和老公说了。

“再等两天吧,儿媳妇马上就要放暑假了,到时,妈就不用过去看小重孙了。”“要不先带我瞧瞧,我最近老是耳鸣,有时候开车连对讲机都听不清楚……”

“是吗?”虽然,从我们刚认识我就知道老公一直在吃降压药,而且,也知道他是家族型的高血压。其实,我家也是家族型的高血压(因为我的爸妈妈都是高血压,甚至连我见过面的姥爷,还有晚年一直和我们一起生活的八十多了才去世的奶奶,全都是高血压患者。) 所以,我知道高血压并不可怕,但控制血压却相当重要。而且,如果降压药服用不当,还会有很多的副作用,这一类的事情我也有过很多的亲身经历,因此上,他一说到耳鸣,马上引起了我的重视。我记得原来单位的同事就是因为服用某种降压药,突然间,就引起了耳背,谁说话他都听不清楚,后来,停了药,症状才消失的)

有一次,我外出办事刚好路过那家老中医的诊所,我就顺便打听了一下,老大夫,真的还在,只不过就是年事已高,不能像以前那样全天坐诊了。他每天只看几个病人,只要没有病人来了,他是关门就走人,绝对不会在这里等着。另外,这位老中医也是国家正式单位的退休职工,工资并不低,据一直跟着他十来年了的药剂师亲口说:老大夫为什么身体不好,还要坚持出门诊呢,因为,很多常年服药的重症患者,一直在吃他的药,有的人甚至在老人住院的时候,都跑到医院或者家里面去像老人讨药,老人这才至今坚持开业。其中,有一个已经做过手术的癌症晚期患者,用了老大夫的药已经又多活了三年了,现在,还在坚持服药……有一次我陪着老公去换方子,真的遇上了这位患者,六十左右的年纪,她的眼睛依然还挺有神气的,尽管气色有些发暗(可能是常年服药的原因吧)他的老伴还告诉我们:如果,服过五年,就算度过了危险期了,以后,就不会再有事了。

过去,我还从来没听说过,有谁在癌症晚期还能逃离死神魔爪,这件事确实坚定了我对中医的好感。

第一次看病,我们不到八点就来到诊所,厚实的卷帘门把门窗锁的严严实实的。我打听了几个路过的青年人,谁都满不在意的摇摇头回答:不知道。我不甘心就顺着附近的几家已经开张了的门脸一路问过去,问道第三家的时候,里面几位卖汽车用品的中年男子,乐呵呵的告诉我:“老头挺怪的,其实,他每天一大早就来了,就是不过来。就在宾馆门口蹲着抽烟,望着这边病号多了,他才过来,拿的就是这个劲儿……”我笑着会意的点点头。只要没白来,我还是觉得挺庆幸的。因为,还是有点儿担心老妈一个人扔在家时间长了不行,所以,我就顺着刚才那个热心人手指的方向找了过去。想早一点看完好早点赶回去。

最后,我是在宾馆对面的家属大院的门口,找到了这位其貌不扬,卷曲的蹲在地上抽烟的老人。虽然,我一眼就认出了他仍然还有当年的摸样,但那面容确实苍老了很多。

“我妈妈当年找您看过病,您还记得我吗?我家的那位,也想请您给瞧瞧,可以吗?”

老人家,根本不去理会我对他的讨好,竟顾着独自一人专心一意的抽他的烟,只微微抬了下眼皮,相当固执的说了句:八点半开门。就不再理会我了

我一看和我原来见过的那个老中医也就是他的师傅,竟然成了一个脾气。于是,就赶紧跑回诊所,告诉老公:老头挺倔的,就是不过来,咱就再等一会儿吧,八点半开门!

果然,差个两三分钟的样子,老人家骑一辆很平常的自行车,慢慢悠悠的过来了。

临进门之前我就嘱咐老公,大夫把脉你千万不要多嘴。因为,我小时候经常陪着妈妈去看中医,好大夫是靠脉理来判断病况的,最不喜欢的就是患者陈述病情。你要等他把完了脉,他像你发问了,你才可以讲,或者说直接回答他的提问就行。

老公按照我的吩咐做了,老大夫果然厉害,把完脉,把病情说的和实际情况完全吻合。

“耳鸣是降压药影响的吗?能慢慢的把降压药减了吗?”我有些急切的问老大夫

“怎么不能?能减!”老人家尽管气力微弱,但语气是肯定的。

近年来,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很多时候,我更加倾向于一种心灵的信念和心理上的信仰,我常常都在对自己说:心诚则灵。所以,我期待的每一件事情,我都是付诸于百分之百的努力。而苍天也好像真能看见了我的真诚和努力一样,每一次都能回报我最想要的结果。

头一次,抓回了七付汤药。我把妈妈早年用过的大药罐子,从小仓房里翻了出来,又按照大夫嘱咐的方法,先把中药用清水浸泡起来。接下来,我又上网查找了很多关于熬药的技法和注意事项,想起了前些年给妈妈熬药的情景……其实,一个人如果静下心来,专注于做任何事情,都是会产生感情的。以前,刚开始给妈妈熬药的时候,那几年,我还年轻,只觉得像这一类的事情应该我去干,不能不干;可当时并不是多么的乐意干。可是,日子久了不成想,事情干到后来却真的渐渐的生出了感情,最后,还真就喜欢干这样的事了,而且,还找到了些巧门和很多经验。熬药,就是如此。现在,我竟然怀念起那种,闻得草药飘药香的感觉来了……

头一煎,一定要用急火,滚开之后,转用文火慢熬半个小时。(两碗水出一碗汤)第二煎,同第一煎熬法类似,转文火后,可以稍微时间些。熬出来的汤剂要与第一煎熬制的汤剂混在一起摇匀之后,分成三等份早、中、晚餐前或者饭后半小时空腹服用。

头一周吃下来,血压明显改善。由于老公是个敏感型的细心人,所以,他很小心的将降压药减到了一半,我也在惊喜的发现了能有这么好的疗效之后,为他测量的更勤了。最后,我们俩一商量更加大胆的将两种减成了一种,最后只剩下半片的时候,我们都有点不敢贸然行动了。可能是在第三周的时候吧,开完药方,老大夫叮嘱我们一定不能再给病人降压了,现在,需要的是养心血,绝对不能再降了

血压真的奇迹般的稳定了78/130,好的时候竟然几乎接近80/120。第四周的时候,路上老公嘀咕着对我说:我觉得这中药大概也是个顶劲儿,我估摸,要是停了药,肯定还是会和原来一样。听他这么一说,我也泛起了狐疑。于是,等到老大夫开完药方,我试探的问了一句:“您说停了药之后,会不会血压反弹回来呀,要不再配些丸药巩固一下?”

不用,不会反弹。到时再吃些成药就可以了。

细心观察草药的成份,我发现每一周都会有些不一样的变化。第一周熬药很简单,是把所有的草药放在药锅里煮就行了……

第二周,加了一种像海蛎子粉碎了之后的东西有腥味。药师要求我先把这味药用大火烧开然后小火煮半个小时,晾凉放在冰箱里大致分成七等份,每次熬药取出一份加人药中同煮。

第三周,简单。又同第一周一样

第四周,比第二周反而更加的复杂,在将那种腥味的贝壳类物质增至3种之外,又添加了一种叫钩藤的后放入的草药,药师要求在开锅十分钟之后才能加入这种东西,再和原药搁在一起一块儿煮……

头几次的草药大部分都是一种酸甜的味道,有些药,嚼起来还蛮好吃的,拿药的那位女药师说养心血的药都没有苦的,去火的药,才偏苦味儿,但是在后几周血压稳定下来之后,因为,老公为家里孩子们的一些事,跟着着了点儿急,我感觉他的舌苔挺明显的。不过,诊脉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和大夫提过这些事,抓药的时候,我竟然意外的在新抓的药里,发现了一样新东西,这就是:龙胆草……问过才知道,是位很苦的中药。老中医太了得了!

识药辨人,每一次看病都让我对传统中药有了更深的认识,每次辨识草药都让我对老中医精湛的医术更加的刮目相看。

一个人不抬眼皮儿的切脉,就能将你的脏腑的各个器官透析洞察的如同透视一般。

另外,我感觉熬药也是一种功夫,它真是类如茶道一般,同时也在陶冶人的性情和意志。这个时候,我对传统中医的理解,真的有了一种敬畏之上的感觉。因为,通过熬制中药的整个过程,我在体会:医者、患者、医护者,这三者之间一种神奇的默契,而这种默契是通过一种神奇的介质——中药巧妙的链接在一起的。

再高的医术,没有患者的信任也达不到最好的疗效;即使,建立了绝对的信任,如果,不能按照大夫的要求熬制草药同样还是不能达到最理想的疗效。因为,在看病的时候,我遇到有个病号,称自己不喜欢熬药,在卖药的地方花钱请人熬,说是一副要三元钱。可是,那里熬出的药汤,淡的都看不出颜色来。药师强调要充分的浸泡之后,再熬,而且,一定是要按照要求熬制,才能起到真正的疗效。其实,一副药熬得好不好,不仅仅能考验熬药的时间和火候,同时,也考验熬药人的耐性和心。所以,要想真的熬好一副中药,还要看病人是不是真有治病的恒心,和对大夫的信任。

最初熬好了药,我总是劝老公不要怕苦,把碗里的药底子也喝掉不浪费,后来,听药师说草药洗的再干净还是会多少带着些泥土,所以,药都在清汤里,那些泥底儿并没有药力,于是,我们也改变了原来的做法。

每看一次病,都有新的收获,而且每一次接触草药都会有许多的感慨,两千多个品种的草药,我们的先人经历了多么漫长和艰辛的运化,坚持不懈的努力,经过不断的摸索和亲身体验才传承下来的这笔宝贵才富,我真的希望在这些老一辈中药人的身后,还会有更多的新来人传承此道!让中药的传奇永远传送着神奇的魅力,让祖国医学的美丽永远为国人和民族的健康护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