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2篇)

2014-08-18 10:11 | 作者:黄小星 | 散文吧首发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篇1)

【教材简析】本课是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开放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我”和“弟弟”总是为了寻开心随意揪它,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的一种花。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学生独立识字13个。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复述片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第四自然段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

2、文中“我”的情感变化及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都见过草地吧,都是什么色的?有一位同学看到的却是一片金色的草地,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金色的草地。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检查生字:

⑴预习时大家已经养成了独立识字的习惯,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检查生字。

2、指名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思考: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老师帮助学生梳理问题。

三、理解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跟着课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看看这片金色的草地。(出示课件)

2、指名读,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文中的小朋友有什么感受?

3、大家是怎么赞美这片草地的,注意这句话后面的标点符号是(叹号)。

4、看来文中的小朋友和我们的感受是一样的,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片草地,请大家齐读。

学习第四自然:

1、指名读:

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颜色:板书:

绿、金、绿⑴这个发现你是从哪些语句知道的?你来读一读。

⑵你注意了颜色的变化跟什么有关?

⑶按时间的顺序说说草地颜色的变化?

2、我还有什么新发现?

形状:板书(合拢、张开。)

⑴从哪些语句知道的?你来读一读。

⑵瓣到底是怎么动的,你想亲眼去看一看吗?

出示课件,音乐渐起,教师范读:“原来,傍晚时蒲公英的花瓣都合拢了。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手掌张开时它是黄颜色的,要是攥成拳头,黄色就被包住了。第二天,太阳升上来,蒲公英张开了自己的手掌,草地又变成了金色。”

⑶花瓣是怎么动的,我们再来默读这几句话,把表示花瓣动的词语画下来。

⑷(出示课件)指名说一说画的词语。

⑸谁能看着这几句话加上动作来读一读,请同学们注意他的动作。

⑹我们伸出手来,加上动作再来一起读读这几句话。

一棵小小的蒲公英在草地上有许许多多,不引人注目,可是今天我们却有了这样一个奇妙的发现,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1、指导朗读:同学们请你们就带着这种感情来练习朗读,先自己练着读一读。

2、指名读。

学习二、五自然段:

有了这个新发现,“我们”有了什么变化?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1、指名说我们有了什么变化?(板书:寻开心)

2、“寻开心”是什么意思?谁在预习中查过辞典?

3、联系课文说一说我们是怎么寻开心的?

4、现在呢?最喜爱(板书)。

5、发散:你会怎么爱?(会说点什么?会做点什么?)

6、指名读、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1、看副板书,全班交流黑板上

2、发散:

其实自然界还有许多花草也有这个特点,有没有发现的,谁来说说你知道的?

总结:同学们,大自然就是那么神奇美妙,大自然的花花草草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时时处处和我们一起生活,一起成长。课下请观察你喜欢的花草,下节课说说你的新发现,好吗?

【板书设计】

绿金绿

发现金色的草地合拢张开

寻开心——最喜爱

【点评】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揭示课题,给学生造成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发现问题,教师将抓住这些重点问题,以学定教。

3、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出示课件,画面上蓝色的天空下,大片金黄色的蒲公英,色彩鲜艳,给学生以美的震撼,激发起学生对课文内容了解的欲望。

4、第四自然段是本篇的重点段,在学习时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聆听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触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入情入境。

5、引导学生通过看课件、动作表演将语言文字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扎扎实实的引导学生实现“语言理解和运用、深处的思维和情感、表层的肢体活动”都得以多元协调的发展。

6、引导学生通过看课件、动作表演将语言文字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扎扎实实的引导学生实现“语言理解和运用、深处的思维和情感、表层的肢体活动”都得以多元协调的发展。

7、通过阅读,学生对课前所提出的问题已完全掌握,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非最终目的,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实践精神的范例,因此设计了实践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到自然中去留心观察他们所喜爱的花草,练习说说他们的新发现,享受发现的乐趣。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篇2)

一、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冀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俄罗斯乡下两个小朋友(兄弟俩)的故事。课文先讲兄弟俩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尽情玩耍的情景,他们所做的游戏就是趁对方不备,将蒲公英的绒毛吹到对方的脸上。作者先写这种带有调皮和开玩笑性质的游戏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童真童趣,使兄弟俩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快乐。接着写“我”(哥哥)无意中发现草地的颜色早晨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变成了绿色的。再写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最后总结全文:可爱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还给他们带来了探索自然现象的喜悦。教学本课,重在让学生感受广阔的大自然的美丽可爱,童年生活丰富多彩;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引导学生结合语文学习,学会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并能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二、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套、有趣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初步语感。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4.初步领悟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四、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课文,领悟内容,体验情感。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创设“草地”情境

1.揭示课题。(课件演示:俄罗斯乡下的一片金色的草地)你们看到过这样的金色的草地吗?看了有什么感受?再看看课文插图。(板书课题)

2.认真读课题。(突出“金色”这个词)

(设计意图:草地本来是“绿色”的,通过课件演示,观看插图,让学生对“金色的草地”这一景象产生浓厚兴趣,激起阅读期待。)

(二)图文对照,欣赏草地美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认真学习课文,当我们把视线集中在图和文上时,你一定会发现,画家用他的神笔勾画出色彩斑斓的草地;作家用笔墨描写出草地的多彩多姿,请你们把图和文结合起来阅读,并给每个自然段拟个简小标题。

1.交流小标题并板书。(参考小标题:窗前的草地 快乐地玩耍 草地变颜色 可爱的草地)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课文,观看插图,让直观图像与语言文字相对应,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回味和对金色草地的憧憬,对草地早、中、晚不同时间颜色的变化及其原因产生好奇心,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三)品悟想象,解开“金色”之谜

师: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描写兄弟俩的词语。从这些描写,我们看出什么?

1.从玩耍,引起对蒲公英的观察兴趣。蒲公英本不引人注目,然而,作者通过“装着”、“喊”、“使劲”、“吹”、“假装打哈欠”等一连串动作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时互相吹蒲公英的绒毛带来的快乐,引起“我”对蒲公英的观察兴趣。

师:读课文第3自然段,“我”起得很早干什么?后来发现草地出现什么现象?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仔细观察,解开颜色变化之谜。文章第3自然段叙述有一天早晨,“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通过仔细观察和思考,原来,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这就是按照“早——中——晚”不同时间描写草地颜色由“绿色——金色——绿色”变化的过程。由此可见,解开草地“颜色变化”规律之谜,关键在于细心观察。

(设计意图:第2~第3自然段描写了“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吹蒲公英的绒毛时,对蒲公英的观察产生兴趣,于是,进一步对草地进行观察,发现“早、中、晚”草地的颜色会改变,再通过仔细观察,懂得了产生颜色变化的原因。教学这一部分,要从“趣”字入手,借助想象,领悟“变化”;通过朗读,品味作者对草地的喜爱。同时感悟表达方法,积累语言。)

(四)品味优美的语句,体验童真童趣

1.找出兄弟俩在草地上叫喊的句子读一读。

(“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一本正经”是形容很规矩、很庄重的意思。课文用“装着”、“喊”说明“我”的动作、语言是有意引起弟弟的注意。)

2.找出兄弟俩互相吹蒲公英的绒毛的句子细细品味。

(“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这里巧用了“使劲”“吹”“假装打哈欠”等一连串表示动作的词语描写了“我”和弟弟互相吹蒲公英的绒毛带来的快乐,体现了童真童趣。)

3.找出草地变颜色的句子来欣赏。

(“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多么有趣的现象,板书:早晨——绿色 中午——金色 傍晚——绿色 这是在玩耍中无意观察到草地变色的现象。)

4.寻找草地变色原因的句子诵读。

(“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抓住蒲公英花瓣的“张开”、“合上”解开了“草地”变色之谜,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要引导学生读熟、读懂,读中领会,读中感悟。)

5.画出“我”喜爱蒲公英的句子精读。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这一点睛之笔,连续用了两个感叹号,同时巧用拟人的写法“一起睡觉”、“一起起床”。既写了蒲公英的花开、花合与人的起居或昼的变换相似或相关,又抒发了“我”对蒲公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文章语言美,感悟兄弟俩由“玩耍吹绒毛——观看草地变色——发现变色原因——抒发感情”的童真童趣,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五)自主质疑,感受快乐的情趣

再读课文,进一步思考并弄清以下问题:

(1)为什么“我”要装着一本正经地喊?“一本正经”是什么意思?

(2)吹蒲公英的绒毛,给兄弟俩带来什么快乐?“不引人注目”是什么意思?

(3)写草地变化按照什么时间顺序?颜色有什么变化?

(4)草地变色的原因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

(5)看了这样美丽的草地,作者有什么想法?表达怎样的感情?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互相质疑问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叹草地变色的美丽,欣赏草地景物的美妙,抒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应因势利导,让学生的情感在质疑问难中得到升华。)

六、拓展练习,延伸课堂

1.多读几遍课文,把对草地和蒲公英喜爱的感情读出来。

2.背诵第三自然段,抄写草地按时间顺序改变颜色的句子。

3.请你跟着爸、妈妈或老师到郊外去走一走,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