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三部曲》之二 —— 遗失的美好

2011-09-08 16:03 | 作者:肖复 | 散文吧首发

美好三部曲》之二——遗失的美好

我也还是有着不少记忆的,然而,大抵都自己封存了起来,倘没有相联络的物事来牵扰,平时也极少去翻动它们。我很想把握现在,也时时望向将来,以为这于走路与做事都是很有些益利的。至于记忆里的过去生命,都早经死亡,人又何必化过多的可宝贵的时间去眷念它们呢。而况,即便真要专意的去记忆里面翻查什么,也是很不易的。这记忆就像一本厚厚的杂记簿子,没有日期,没有目录索引,也毫没有连贯章体。虚实不定的,任你随便翻到哪一页,蓦然的就有一件事状现出,有时候,竟连自己都要疑心起它的真假有无来了。

但我现在却要来翻寻它们了,因为,在过去里,在我的心中,我发现有一个“美好的误会”,一个自己对于“美”和“好”的关系的误会,一个有关于美好的误会。而我现在要翻寻出导致这误会的诸般事端,找出肇事的因由,这样,或许这误会的冰释也就可以有望了。

我以为,我们一般所说的“审美观”,并不是生来就有的,倒是我们天生就偏好那些有利于进行社会交往的那些东西。一个人的幼时,是不会有怎样鲜明的“审美观”的,最起码不会有那些坐在“选秀”评审席上的评委那样的“审美观”。心理学上说,一个刚出世不久的婴儿,对外界的环境的选择也是有倾向性的,但这绝不是所谓的“审美观”在起作用。刚出世不久,因为大脑神经网络还留有对母体的嗅觉印记,婴儿会选择亲近带有母亲体味的物件,这个还不说。倘使给他显示两幅图画,一个有像人脸的,另一个不像,那么婴儿会更久的注视这个有像人脸的图画。

从许多的这方面的心理学实验可以看出,我们最初的对外界环境的选择性,并没有一个我们后来会有的“审美观”在起作用。假使拿着一个“美的”和一个“不美的”东西给婴儿看,而婴儿有恰好又选择性的注意那个“美的”东西,那么,这只是恰好这个“美的”东西给他的刺激超过了那个“不美的”东西,或者相对而言,这个“美的”东西对他的社会交往更有利,而绝不是因为他的“美之心”使然。

这审美观是在社会交往中形成起来的。就群体之间来说,会因为文化差异而导致两个不同社会的人们的审美观会有所不同,就像有些少数民族喜欢“圈项”,喜欢在耳朵上穿大孔之类,在我们看来,这些模样肯定不是美的。但因为同是人类,有些方面的“审美观”又是共通的。譬如女性的年轻以及身体健康、身材匀称,几乎在哪一种文化背景里面都是判断其为美的条件,因为这些条件于繁衍后代是有益的。

所谓的审美观,就是一套判定美之所以为美的观念,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你心中的一套模子。一个对象是不是美的,拿来往这模子上面一套,对得上,那就是美的了,这时候免不了眼前一亮,甚至于还会怦然心动;对不上的,那就一边呆着去,都懒得看第二眼,恐怕会脏了眼目。所谓“人各有志”,其实也“人各有模”的,除了所处的文化背景带来的文化差异,还有我们自身的性格、经验、取向导致的差异,但是,如前面所说,也仍然很有些共通点的。

或许我的这个“模子”的说法并不怎么妥当,我们的审美观是在我们所处的文化、环境中,根据我们自身的经验、性格、取向而慢慢发展出来的,它大抵也是不断的变化着的。而且,这审美观有很多面,单是外在的就有“色、声、香、味、触”,而单是“色”,又有颜色、形状、排列组合之类,后来还渐渐扩展到“内在”,也就是人的行为举止所透露出来的气质、人际交往所表现出的道德修养等等。此外的,还有种种这些条条款款的相互组合体。总之,这审美观,实在是个极其复杂的体系,用这“模子”打比方,确是很不妥当的,这世上还远没有这么复杂的“模子”在。

费了这么多的口舌,来解释这审美观的问题,其实就是为了说明这审美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并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说明了这个,我就有了一个“指导思想”,在我后面的把这一路所遇到的“心中的美好”“和盘托出”之后,我也可以借此看看我的“审美观”是怎样发展变化,以至于后来又是怎样的发生了这“美好的误会”的了。

好了,闲话休提,言归正传,我要开始翻开这本记忆的陈年流水簿子了。当然,我也是翻到哪里是哪里,这簿子很乱。再则,撇开非人的物事不说,我就单单来回忆一遍那些“心中的美好”的女性罢。

等一等,还是要先再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就是对于母亲的依恋的问题。这在谁那里应该都是一样的,特别是幼时,谁不认为自己的母亲是最美好的呢?所以,我这里所回忆的就要把母亲除外,因为这跟“审美观”无关。但是,她又确乎是我们的审美观的生发的起点,这也就是我要说明这个问题的原委。第二个问题是:我最先说的还是那个村里玩伴的姐姐。较多的看过我的文字朋友或在别处也见过她,算是熟脸孔了。不过,还是烦请喜欢新鲜的朋友不要觉得厌,没有法,我的过去的生命就只遇到过这几个人,说来说去当然也只有她们。实在是抱歉得很了。

再次好了,两个问题说清楚了,我就真的要开始回忆了。唔……

很久很久以前,但不是“从前”,一个偏僻里的小山村,有一个有时很内向有时又很捣蛋、甚至有时会“多愁善感”的小孩,对了,那就是本人了。其时我的年纪也不过十岁出头,而她是我的一个很要好的同伴的姐姐,同伴本就比我大两岁,她就更大了。现在想来,我是因为跟同伴玩熟才注意起她的,不单注意,此后也每每一同玩,或者一同去拔猪草之类。我的很内向的时候,一般都是在这些时候的。

但我是因为她的美貌还是因为她的修养而在心里有些喜欢她呢?回过头来想一想,似乎两方面都不是,又似乎两方面都是。总之,时间是隔得太远了,而我其时的心智还没有成熟到会去想这等问题。只是心里有种无形无状的美好,有些眷恋,有些渴慕,还很有些表现欲。不过到得现在,我的审美观也比较的“成熟”了,以这“比较成熟”的“审美观”再来看她,就会发现她长得实在不怎么对得起观众,应该排在普通之下的。修养方面呢,我也看过她一次过年时候回娘家,跟村人打牌时因为一点小钱而争得面红耳赤的。唉,一个“最原始”的“心中的美好”的形象就此破灭掉了。

第二个故事的“女主角”,或者说第二个“心中的美好”,是我的《我和天有个约定》里面的人物。这时候,我的“审美观”已经开始在慢慢建立起来了,这功劳,主要应该归于电视节目的教育与熏陶,而其中特别的功劳应该归于《新白娘子传奇》的。

但她的外貌其实并不怎样美的,小时候她就有着一个有些“诡异”的外号,是“和尚”。我到现在也不很能想明白她的这外号的来由,或许是那时她的头发总是稀稀疏疏的缘故罢。但不管怎样,凭此一点就可以知道,即便“女大十八变”,她也不会变得怎么美的。

然而我却喜欢上了她,而且在一两年的时光里奉她为世间最美好。现在想来,应该就是她的气质以及修养使然罢。平常时侯,她开朗而活泼,玩起来有点疯,有时候简直跟男孩子一个样。这样的脾性,却使我常常不能安心,因为她看起来似乎对谁都一律,并没有格外的对我好。但这也并不是她性格的全部,很有些时候,她也有温婉的一面,这是让我最为高兴的,我就总以为她是独对我如此的,这使我心里充满了无尽的想象。再则,她对长辈也是颇有礼貌的,而且很有些正义感,愿意打抱不平,有一次她就因为我欺负一个年纪小的小孩而斥责过我,还当众揭穿过我的一个大牛皮。不过我没有怀恨在心,而是因此而渐渐喜欢上她了。

当然,这故事的结局是以“悲剧”或者说“闹剧”的形式告终。在我们各自出去而分开了好几年之后,突然有一天来了一个消息,是关于她的。这是我从不知第几者那里听来的她的故事:她发现怀孕了,然而似乎交有两个男朋友,至于不知道孩子是谁的,去问,两个都不承认。我不知道这故事是否真实,这故事也没有下文,因为她长久不回来了,而我们也长久没有通讯。

最先使我觉到的是离奇,再就是迫切的想要见到,问或者慰。但是,这渐渐的却被一种莫名的悲哀替代。这悲哀由她引起,却正对着我,因为我的“心中的美好”消灭了。我也据此看清现世不单没有真正的“喜剧”,连悲剧也不再有了,一切人们,都明明暗暗的上演这一出出的闹剧而已。

记忆的流水簿子翻到这里,后面就有些不大清晰了,但有一个特征我是渐渐的归结出来,就是我的“审美观”慢慢的把外貌的漂亮加了进去。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审美观,而先前的那个,大抵就是“审好观”了。

写到这里,应该把“美”和“好”分开来看看了。所谓的“美”,一般都是外在的,也就是“色声香味触”一流,后来人们把内在的道德修养一类也叫做“美”,譬如“心灵美”一类,其实这些是在“好”的范畴里面的。而所谓的“好”,其实就是有益,归根结底是于生存有益,是那些对我们进行社会交往有利的东西。“美”和“好”有区别么?当然有区别了。虽则它们有时是紧密相连的,但究竟它们的方向很有些不同。而这,也是我的发生误会的很大的一个根源。

我因为性格的原因,看任何一个人,都会加上自己的并不怎么客观的判断。因为向来“与人为善”,对手也大抵以善意相对,这样就使对手会给我以好感,于是,在遇到这样的异性时候,我就判定其为美好了。或许,这样的美好并不假的,只是要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对着一个特定的人,是一时一地的美好,并不一定是这个人真正就这样的美好。然而我却是个长期生活在自己手造的幻想里的人,于是误会是必不可免的了,并且,这误会还在我的心里扎下根,我渐渐的陷在了我的误会里面。

随着年龄的增长,(请注意,我为什么要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因为身体也随之增长了,还有那个什么?对了,那个叫做“荷尔蒙”的激素也跟着增长了。)在我的“审美观”渐渐“成熟”之后,我比先前更注重外貌的美丽了。我心中的“美”和“好”,也就渐渐的分道扬镳了,只是我自己不知道而已。也随着时间的流走,我也更多的看到那些我所判定的美好不在我面前的样子,这些别开的样子,使我发现了我原先的一个深深的误会,就使这个“美好的误会”。

后面的故事里的“女主角”们,(特别声明:这“们”其实只代表两三个,不是“众多”的。)也都有些这倾向,就是大抵能对这“比较成熟”的审美观的“模子”的。然而,每一个故事也都是以类似于“杯具”的形式告的终。究其原因,是她们都遇上不好的人,走了不好的路,而且有的现在还走着。而这,再究其原因,我以为她们本身也有问题,就是“美”和“好”没有叠加在一起,就使没有“始终如一”的美好下去。

我的“心中的美好”们,都一个个的在我的心中逝去。不是她们本身逝去了,而是这美好在逝去,是我原先所判定的美好在逝去。这是我的悲哀,但这不仅仅是我的悲哀。

我是终于发现了,我的心中原来一直有着一个“美好的误会”。我先所判定的美好,到后来都几乎不见其美好了。是这原本有的美好消却了么?还是原初就不过是我的误判?我想,真正的原委是:我误会了“美”和“好”的关系了。“美”的不一定是“好”的,“好”的也不一定是“美”的。而就我所遇见,它们都不能在“女主角”身上合并在一起,都不能使她们在我心里“始终如一”,这也就导致了她们的闹剧式的在我心里逝去。

但我知道,这不单是我的悲哀,也不单是她们的悲哀,更是这个社会的悲哀。

(最后再声明一下,我的这些说法,在有些人看来是不以为然的。即便是先前的我“心中的美好”们,她们或许也以为这些都很正常,都很自然,谁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呢?到现在不也就是这个样子,虽然没什么好的,但也没什么不好的。为什么你就要神经过敏的来说些丧气话?但我前面说过,我有时候是会有些“多愁善感”的,其实多愁善感就是神经过敏。我的素性如此,我自己也没有法。但我总想或许这社会还能更好些,还能给她们甚至我们一些更好的路走,还能让“美”和“好”成为一体,还能让怀有着美好的一切人都能一直的美好下去。)

肖复

8月12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