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丹霞

2011-09-07 09:47 | 作者:HENG | 散文吧首发

丹霞山,广东四大名山之一,闻名遐迩,2010年申遗成功后更是名声大振。

其实,还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便久闻丹霞其名了,随着旅游在国人中兴起,对丹霞山鬼斧神工的美景更加耳熟能详,只是没有机缘而久未谋面而已。

今年元旦出游从化石门时,朋友就相约节期间觅时间找地方作途旅行,当时脑中便隐约认定丹霞山为首选之地。后近年关,心绪稍有低落,以为朋友不了了之。未知除夕时朋友再约出游,于是决定2月6-7日(初四、初五)北上慕名已久的丹霞山。

6号早上9时许正式启动丹霞山之旅。朋友驱车沿京珠高速北上,从沙溪出口转入106国道后遇南华寺路段大塞车耽误了个把小时。走出阻塞路段时早已饥肠辘辘,沿途觅食,但几家餐馆均因春节期间缺乏员工,需要等候很长时间,为免误了行程,于是决定吃点带来的零食充饥权作午餐就继续上路。抵达丹霞山已近下午三点。景区门前是一大片规划整齐的两三层高的农家客栈,匆匆忙忙转了一圈,房价都在三百元左右。据说,这些客栈平日的价格多为不足一百元,只因近日是春节长假,游人暴增,房价也随之暴涨了。

丹霞山,位于韶关仁化县境内,距韶关市五、六十公里,交通便利。从广州出发,自驾游者可经京珠高速转106国道前往,大概3、4小时的路程;乘高铁的话,可到韶关站后转乘丹霞山专线旅游车,相当便捷。

丹霞山,由红色砂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为红砂岩峰林地带,属于喀斯特地貌,到处悬崖峭壁,碧水蜿蜒,景色奇特,有“仓渥如丹,灿若明霞”之誉。其以顶平、身陡、麓缓、岩石色赤裸露的地形特点而成为地貌学专用名词“丹霞地貌”的命名地,又被称为“中国红石公园”,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霞山集雄、险、秀、幽于一身,并因阳元石和阴元石与男女生殖器官的极其形似而吸引了众多猎奇的目光。

我们订好了晚上住宿的客栈后,便根据时间拟定了这次行程的路线:当天游阳元山,次日登长老峰看日出、探寻阴元石,然后游翔龙湖,下午乘船感受锦江的清幽秀丽。

丹霞山景区的门票分景点票和游船票,可单独购买,也可购买套票。我们根据拟定的旅游路线,购买的是景区门票+锦江游船套票,价格为160元。由于景区颇大,门票有效时间为48小时,可分次进出。其实48小时,纵使走马观花也根本无法游遍。

进入阳元山景区,绕过一段逶迤曲折的山道,一座大山迎面耸立,红岩丹色,山壁像刀削斧劈,形成险峻的悬崖峭壁,崖壁几乎寸草不生,巍峨山影直指蓝天,威风八面;山巅之上,树林葱茏,一座黄色的六角亭点缀其中,如若遇上云雾缭绕,简直就如仙界一般。山下一根让女人兴奋莫名,男人自愧不如的“石笋”拔地而起,这就是闻名遐迩的一柱擎天的阳元石。据资料介绍,阳元石高28米,直径7米,其形状无论是头部、中间还是下部,与勃起的男根别无二致,甚至色泽、纹理与真实的男性生殖器的颜色、血管都极为神合形似,栩栩如生。据专家考证,此石纯属天然所成,绝无人工的半点雕琢,是从阳元山的大石中分离而成。此石已经有30万年的历史,因酷似男性雄起的生殖器而取名阳元石,有“世界第一奇石”之称。有诗赞道:“挺劲雄峰世所希,名石逼肖众称奇;天公亦解苍生事,泽惠人间醉玉姬。”又有诗云:“伴玉女沉睡万年,听锦水情话缠绵。深山中熬过来寂寞岁月,风里消磨过巫山云烟。终锤炼成一尊巍然祖石——盘古之根。昂起伟岸之躯,赤条条刺锷蓝天。精气神凝聚阳刚之气,骨子里蕴含生命之源。既然播下的是人伦的种子,又何必遮遮掩掩……”

阳元石,带着强劲饱满的张力一柱擎天30万年,傲然直指苍穹,笑看群山,屹立天地,坦然沐浴着日月的洗礼和信徒的膜拜。我们抵达拜阳台是下午三点多钟,木板铺设的山道上,游人络绎不绝,拥满了过道,驻足仰望,有啧啧称奇,有窃窃私语,男性游人开玩笑而自嘲,女性游客则多笑而不语,个中情景或真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大家惊讶的表情下,或许大家心中都为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感慨吧。面对大自然造化的神奇,游人都乐此不疲地拍照,我自然也不甘落后,在通道与“拜阳台”之间“上窜下跳”,试图找一个最佳位置亲手拍下这大自然的神奇杰作。遗憾的是阳元石位于拜阳台的东北方向,午后时分刚好是处于背光状态,难以拍出阳元石人震撼人心的真貌。后来,太阳下山之后,在回程时趁着天色未暗才拍摄了几张尚属满意的照片。所以,观阳元石应该是上午才是最佳时机。

一阵驻足流连后,继续沿着山间树林森森的小径前行,峰回路转,一会儿便抵达阳元山脚下。抬头仰望,但见危峰兀立,怪石磷峋,一条陡峭险峻而狭窄的栈道——云崖栈道,仿如一把斜挂在悬崖峭壁之上的天梯,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令胆小者望而却步。仔细一看,山道两旁是粗粗的铁链或铁栏杆牢牢地扎在岩石之中;栈道上,如鲫的游人手足并用,手紧握铁链、护栏,脚横踏石阶,身贴崖壁一步步艰难地向上攀爬,五颜六色的人龙如一条晃动的彩带飘落在峭壁之上,蔚为壮观。

沿着天梯般的栈道向上攀登,偶尔回首,但见天梯险峻,绝壁通幽,大有“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之势(李白《蜀道难》)。经过一段艰辛的攀登后到达阳元山之巅,转向山的东面就是在拜阳台上见到的黄色六角小亭——嘉遁亭了。站在嘉遁亭,山风习习,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油然而生。向东远眺,山浪峰涛,层层叠叠,蜿蜒的锦江自北向南犹如一条碧绿的玉带飘逸于群峰叠翠之中,极目所见尽是奇峰突兀,山清水秀,好一派碧水丹山的好风光,令人赏心悦目。可惜一层灰蒙蒙的霾雾笼罩着,能见度不佳,拍摄的照片展现不了这片旖旎风光的真韵。向西而行,穿过一片幽静的竹林,到了山巅的边缘有一处并不起眼的古旧建筑,这就是阳元山的细美寨。细美寨虽然并不雄伟,断壁残垣之间却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沧桑和古战场烽火的气息。据寨中铭刻记载,细美寨建于明代,但没具体的修建年份,说是明朝时,一家人为避李闯之乱,举家迁至此处筑寨而居。寨子的下面是一条一直延伸到山脚的栈道——九九天梯,其险峻比我们登上山来的那条云崖栈道有过之而无不及,寨门扼栈道之口,险若华山,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展之势。

根据游览图标示,从九九天梯下山,沿途还可以观赏到玄机台和天罡,还可见到通泰桥(最大的天生桥)、双乳石、海豹石、古寺混元洞等美丽景观。但落日西坠,如在此处下山就可能没有时间再到拜阳台拍阳元石,唯有折返原路了,时间所限实属无奈之举。

回到拜阳台,游人依旧摩肩接踵。一番拍照之后,暮色渐垂,游人陆续沿着山道返回。出阳元山景区,左边(阳元山的北面)就是有“睡美人”之称的坤元山,与阳元山一阴一阳遥相呼应。坤元山长1300米,最高峰317米,其造型宛若一位横卧着酣睡的少女。头枕江流,鼻梁俊俏,酥臂轻柔,玉腿舒展,下颌、胸和腹等部位所勾勒出的曲线尽呈窈窕娉婷之态,美得令人叫绝。这便是传说中的女娲娘娘。远古时期生活在这里的古越族先民,流传着女娲造人补天的故事,故又称坤元山为“地母岭”、“女主寨”。因其头枕锦江故又有“玉女拦江”之誉——其中又有另一个浪漫、坚贞情的传说。远远望去更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走出景区,已是暮色低垂。景区门外,锦江两岸坐落两条整齐划一的村落,分别叫做断石村和瑶塘村。村民都是以做饮食和客栈生意为生,临大道的铺子即售卖各式各样的山货特产,或因春节大假,游人熙熙攘攘,生意颇为火红。不少的游人和村民在空旷之地燃放着烟花、炮竹,充满节日的氛围。

吃过晚饭,色渐浓,原本喧嚣的马路上,行人和车辆开始逐渐稀落。不过,周围的灯火依旧闪烁,餐馆里偶尔还传出游人兴奋的声浪,锦江两岸的烟花焰火仍不时闪耀着夜空;夜风袅袅,远处山影绰绰,给人一种特有的山城风韵。

夜色褪去,晨曦初现。不出所料,今日(7号)仍是一个灰霾天气。丹霞日出有“壮观无殊泰岱,奇美不让黄山”之誉——在黎明时分,站在苍莽的丹霞山之巅,遥望旭日冉冉东升,光照云海,霞光瑰丽,缭绕群山的情景早已在脑海中闪过一次又一次了。本来,在这次丹霞山之旅的计划中,观日出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只因昨晚湿气绵绵,预感早晨是个灰霾的天气,难有金光喷薄而出的机会;加上相机出了点毛病,兴致消然而作罢。然而,庆幸有时间睡了个好觉之余更多的是未能目睹丹霞日出奇景的遗憾。

早上近八点时分,草草吃过早餐就开始向长老峰(丹霞山主峰之一)景区进发。我们徒步走到中山门票站(可乘景区车),然后转乘长老峰景区内的交通车到长老峰票站,再徒步登山。登长老峰还可选择从赤鼓岭乘搭缆车的方式。长老峰位于锦江的东面,与阳元山隔江相望。据介绍,景区分上、中、下三个景观层,各具特色。下层为锦石岩景观层,有始建于北宋时期的锦石岩石窟寺、觉关、幽洞通天(通天洞)、祖师岩、百丈峡及最典型的赤壁丹崖等景点;中层为别传寺景观层,有岭南十大禅林之一的别传寺、摩崖石刻、杰阁晨钟、松涧涛风、竹坡烟雨、一线天、双池碧荷等景点;经御风亭登丹梯铁索即可上至顶层,有观日亭、岩、韶音亭等景点,是登高远望,俯瞰丹霞群山,饱览丹霞秀色,以及观日出,赏晚霞的好去处。

我们一行沿着石阶拾级而上,不消片刻就到达下层的景观带,由于时间所限,一瞥而过,就直上别传寺。别传寺门前就是摩崖石刻,石壁上刻有:“丹霞”、“至此心隐心”、“法海慈航”、“诞先登岸”、“禅林第一”、“红尘不到”、“赤城千仞”等,年代最早且字体最大者当属“锦岩”二字,为南赵(南北朝?)汝耒*所书,每字大逾五尺;字数最多者为明末李充茂所书《丹霞山记》,全文1344字。匆匆而行,未及详阅,若能详读想必能更深入了解丹霞山的历史渊源。别传寺门口刻着“丹霞山别传寺”六个大字,该寺建于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为明末抗清义士、高僧澹归和尚*所建,寺院建筑玲珑庄严,曾住众千人,其规模之大,堪与韶关南华寺、云门寺媲美。乾隆及民国年间曾两次被焚,焚后相继重修,民国时期广东省政府主席李汉魂先生*曾拨款重修并立有重修碑文。据说“别传”二字取自达摩西来,不立文字,单传心印的“心印别传”之意。别传寺门口旁边的石壁上,细看有很多雕刻过的痕迹,想必是以前被毁或风化的刻文。一座寺院承载着几百年沧桑的岁月,其历史渊源及所经风雨或足以写一部长篇了。

穿过别传寺,沿着丹梯铁索攀上一条几乎是垂直的石级小径,便可登上丹霞山之巅。丹梯铁索陡峭险峻,是前山至山顶的唯一通道。如从福音峡方向攀登,即通道平缓很多,或无法体会探奇历险的感受,所以,景区亦或因此而刻意将后山的通道作为下山之用。攀登“丹梯”,几乎是面壁而上,必须手足并用,险峻无比。两旁空旷,无所依附,丹崖千丈,直落涧底,令人望而生畏,心悸目眩。不过,如果你心无畏惧而攀扶在丹梯之上回头极目,群山簇立,雾霭缭绕,锦江如练,清风袅袅,那种飘逸的感觉难以言喻。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经过艰辛的攀登之后登上巅峰,心境自然而然便有种豁然开朗的舒畅。

登上丹梯再沿石阶拾级而上,不远便是观日亭。观日亭上下两层,面积不大,估计就十多平方米,观景台与亭阁相连,小而雅致,圆柱石栏,四角飞檐。我们登上长老峰山顶已近中午11点,观日亭中早已聚集了层层的游人。登上观日亭,丹霞山奇峰叠翠,尽收眼底。在霾雾朦胧之中,起伏连绵的山峦象一簇簇波涛。极具层次的丹霞地貌,千姿百态,层层叠叠,向着天边伸延。近处的僧帽峰(又似倒置的三寸金莲)、蜡烛峰、望郎归、馒头山,远处的茶壶峰、观音送子……形神皆合,峰峰皆奇。幽幽翔龙湖仿如晶莹的绿宝石,镶嵌于万山丛中;盈盈锦江水,如碧玉罗带,由远渐近,又由近渐远,蜿蜒于峭壁峰峦之间,让人感受到江山如画的意境。

观日亭内,兴致勃勃的游人川流不息,或凭栏眺望,品味如诗的画卷;或伫立巅峰,感受极目天舒之旷;更多的是手持“长枪短炮”抓拍丹霞山无限的风光,一派熙熙攘攘的景象。遗憾的是,时近晌午霾雾仍旧灰蒙蒙一片,拍摄的照片效果差强人意。

约12点开始从后山栈道下山,绕福音峡继续向阴元石方向进发。山径清幽曲折,沿途峰峦耸峙,崖壁险峻;满山的树木一片接一片,一丛连一丛,葱茏苍翠,茂密森森,遮天蔽日;山边溪涧潺潺,偶尔泉水叮咚,在寂寂山野之中,仿如天籁之音。有诗云:“古嶙峋跨石台,幽然盘径绝尘埃,一溪水色浸台径,四面涛声入玉杯”。

山道崎岖,本不远的路程,竟然用了半个多小时才到达。阴元石前铺设了观赏平台,游人内三层、外三层围到水泄不通,啧啧称奇。这阴元石酷似女性的生殖器,石高10。3米,宽4。8米。其不仅形状、比例与女性的阴具般配,它的魅力更在于其神似的粉红色泽,里外石壁的光滑和视觉上的柔软,简直就是放大了的女性生殖器!有“母亲石”、“生命之源”之称,又有“天下第一绝景”之誉。有道是“幽岩石罅景萧萧,喜有阳元伴寂寥。圣哲贤才皆出此,万般情爱任君描。”

天下之奇,无奇不有。“一柱雄风天下奇石”的阳元石,已足以令世人惊叹不已,仅一江之隔的幽谷密林之中,又赫然出现一尊“一劈幽柔人间绝景”的阴元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丹霞山独拥天下“双绝”,说不定这里便是盘古开天辟地创造生命的起源之处呢。

沿着山道继续向前,经过约二十分钟的跋涉,碧绿清幽的翔龙湖便呈现眼前。翔龙湖位于长老峰南侧谷地,因其轮廓有如一条腾飞的青龙而得名,摊开游览图,龙头、龙须、龙角、龙爪、龙尾一应俱全,清晰可见。腾龙湖湖面并不宽阔,只是一条狭长的水道,但四周丹山巍峨耸立,绿树苍翠,竹影婆娑,湖水碧绿,阳光照映,波光粼粼。环湖有岩、峡、洞、桥、峰等各式景观,湖光山色,十分诱人。小艇驶过,碧波如烟,泛动着峭壁丹崖、绿树修竹的倒影,好一派浮光掠影的景象。若能驾一叶扁舟,于碧波中寻幽揽胜,倾听那龙吟似的汩汩泉声,或更令人如痴如醉。

在湖的中部一条小桥飞越两岸,南岸边的巨石上建有一亭。这就玉带桥和毓秀亭。巨石上刻满据说是古代龙图的石刻,让人感到一种古雅而诡秘的气息。玉带桥处于湖的龙腰部位,站在桥上,整条湖几乎一览无遗。午后的阳光从南侧高耸的丹崖上洒向湖面,金光闪烁,熠熠生辉,美不胜收。桥下两块大石上,一群青头水鸭,有的绕石边闲游戏水,有的回头勾背梳洗羽毛,有的静静蔽目养神,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逗留了一会,继续绕“龙腹”前行,至“前爪”位置,湖畔有一壁高耸的石崖,在悬崖中部的凹缝处建有一座道观,那便是仙居岩道观。据说此道观最早建于东晋时期,初称为“老君殿”,南宋时改称“佑圣观”,至明代嘉靖年间“天师道”传入岭南,道观再修殿供奉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天师,遂更名“仙居观”,沿用至今。

仙居观紧紧贴在悬崖峭壁上,险峻而奇特,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之余,也令人感到一种神秘莫测的力量澎湃而来。朱红色的柱梁,杏黄色的盘香,墨绿色的琉璃瓦,翘角飞檐,气宇轩昂。淡淡香烟缭绕,阵阵钟声悠扬,在静寂的山野之中显得分外肃穆。

走马观花般游过翔龙湖,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一行早已饥肠辘辘,于是匆匆走出长老峰景区,搭乘景区交通车返回断石村。吃过午后进入下一行程——锦江游船。

游船码头就在锦江西岸的阳元桥脚下,我们登上游船已经是下午三点半过外。锦江秀水从北向南蜿蜒几十公里贯穿整个丹霞盆地,清幽碧绿的江水为赤壁丹崖的丹霞地貌增添一份柔美和宁静。其中从阳元山至丹霞山之间约八公里的河段,风景格外秀美,沿途碧水丹山,竹树婆娑,分布着惟妙惟肖的“玉女拦江(睡美人)”、“群象过海”、“六指擒魔”、“古采石场”、“金龟朝圣”、“姐妹双峰”、“茶壶峰”、“观音送子”和富有诗情画意的“春江烟树”、“仙翁垂钓”、“榕荫竹影”等景点。真乃满江风物,一脉柔情,让人目不暇接。有道是:“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置身其中自有一种人在画中行的飘然,那种美妙非置身其中难以言喻。

游船驰骋碧水之中,江风扑面而来,虽是寒春,却依然透着清爽;船驶过清清的江面,泛起层层波浪,飞贱的浪花如晶莹的珍珠迎着风,挟着阳光飘飘洒洒,好一幅梦幻般醉人的画卷。船家一边开船,一边指点江山,用麦克风述说着各景点种种美丽的传说,令游人浮想联翩,如痴如醉。

不经意之间,游船已在这段迷人的江上转了一圈,用时大概就一个小时。这次旅程的最后一个环节,用这丹山碧水的迷人风光,用这充满传说故事的画卷,一洗这两天攀崖登高之累,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安排。历登高远眺,寻幽探谷,穿山越岭之辛,再静坐船中,感受这一江柔情,轻风拂面,特别令人心旷神怡!可惜,这醉人的画卷只能匆匆而过,令人意犹未尽,让人依依难舍。

丹霞山,方圆数十里,群山苍莽,奇峰突兀,雄伟隽秀,清幽诡秘。得造化钟情眷顾,创阴阳奇石,赤壁丹崖;造锦江秀水,碧湖潋艳。在那烟岚雾霭之下,群峰深壑之间,摩崖庵寺之中,湖光秀水之处,不知隐藏着多少不老传说和不解之迷,激发起人们寻幽探秘之欲,撩拨着人们如梦如幻的遐想。

两日行程,仅及丹霞点滴。翻阅有关丹霞山的资料,宗宗传奇引人入胜,卷卷传说令人神往,或不能说浩瀚如海,却也数不胜数。如有机会,绝对值得重游细品!

2011年2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