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魅力

2014-05-18 17:03 | 作者:城里的月光 | 散文吧首发

文/陈 潇

//

看过一篇旅美女作家米琴写的小说《肤色》,说的是一个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的中国女子与一个比她大十多岁的黑人教授之间的情故事。他们在同一所大学教书,她从看不惯黑色、有心理距离到偶然的饭堂相遇,从日常交流到思想学术交流最后到心灵交流,她的心理一步一步由抵触到莫名的隐约期盼,到相知,到渴望——从渴望他的身影到渴望他的礼节性亲吻面颊和额头,然后发展到渴望他热烈的亲吻嘴唇、胸、脖及至渴望看他黑黝黝胴体,渴望与他做爱……剥笋般,条分缕柝,心理描写极为细腻。女主角的心理活动在作者笔下极为自然地循序渐进直至由衷忽略肤色差异和消融心理壁障,欣然接受并爱上这位肤色黑黝的男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心灵的默契和谐振是超然于一切之上的。外貌、地位、年龄、职业等等都得让位于心灵的相通相谐。对女人来说,男人的人格魅力显然要高于一切,特别是那些有思想、有文化、经济和精神都独立的女子,男人的思想、品德、气质、气度、学识、才气、性格这些构成男人人格魅力的核心要素(男人的内核)显然要比男人的外在外貌丰满生动得多。君不见,文艺影视界的冯小刚、刘欢、孟非、葛优虽貌不惊人却不都被天下许多女性视为心中的理想爱恋标杆吗?

人格就是一个人最大财富。衡量一个人人格高尚与否当然有放之四海皆准、全人类都认同的普世价值标准:即真诚、善良、勤勉、正直、扬善弃恶,有深刻思想,有相当学识才气。但人性中的思想品德在不同国家不同制度下因文化历史不同、思想形态不同对品德的要求会南辕北辙。例如非洲一些国家奉行一夫多妻制,一个男人同时与几个女子结婚不属道德品质问题更不会有重婚罪之说。就同一国家同一社会来说,也会因不同人持不同人生观、爱恋观、幸福观,对品德的评定、对情感的选择也各各有别。当年徐帆与冯小刚相恋,冯小刚尚在婚姻里而且是一个孩子父亲,这份感情当时并不被TA们身边的人看好,一度被认为是“一朵鲜花插在牛屎上”,但冯小刚那由闪烁才气领衔的人格魅力光彩最终还是晕眩了徐帆的心,让她最终芳心暗许。大多数人眼里也许都会觉得冯小刚喜新厌旧哪还谈得上什么人格魅力?徐帆却不这样看,在她心里,冯小刚才是最棒的,会让她身不由以身相许。今天的冯小刚已是万人翘首、才气逼人的牛人了,硬要说他身上没有夺目的人格魅力光彩,很难解释当今他在娱乐界、在国人心中被推崇甚至央视都得请他来做晚总导这一客观现实。张艺谋更是国宝级拥有非凡人格魅力的才子,但,1987年,与第一任妻子肖华婚姻存续期间,他恋上了巩俐,后与肖华离了婚却不给巩俐婚姻。张艺谋如果没足够人格魅力,巩俐是绝不会如醉如痴如胶似漆地恋着爱着张艺谋那么多年的。相当一部分人,因为对感情对婚姻的观念不同,在她们心中(特别在欧洲),婚外情、不婚同居、移情别恋在人格中占比并不高,甚至可以忽略。象法国总统奥朗德,第一任女友法国美女政治家罗雅尔,两人共同生活26年生了4个孩子,却直到分手都没有结婚;奥朗德当选法国总统时,他第二任女友、著名时政记者瓦莱丽•特里埃维勒自然地堂而皇之成为法国“第一女友”,奥朗德也不止一次称瓦莱丽为他“一生挚爱”,可言犹在耳,他却半骑摩托车去偷偷约会新欢——法国演员朱莉•葛耶并在绯闻爆光后正式宣布与瓦莱丽分手从而顺理成章地扶正了第三任女友朱莉,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法国民众对总统这一行为大多持尊重态度,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奥朗德的支持率竟因此上升2个百分点。很难想像这样的情事会发生在东方国家,即或西方的美国也不会容,克林顿与奈温斯基的暧昧不也差点让国会弹劾了他吗?

可见不同国度不同文化,对男女间情事评判尺度不一样。这从另一角度印证:相对于人的思想、才气、学识、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地位和相对丰厚的财富所散发的炫目光辉足以掩盖个人情感游离的缺陷,正所谓瑕不掩瑜。

一见钟情多发生在俊男靓女间,以人格魅力取胜的人常常在外貌上并不具备先天优势(当然也有才貌双全的,但很少,或者只发生在才子佳人故事里),这些人的爱恋需要日久生情,即在日常工作、生活的相处中,细水长流般润物细无声,由慢慢散发的人格魅力来消融对方的心灵壁垒。篇首说到的小说《肤色》就是证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