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泪水

2014-05-06 15:33 | 作者:忠珍 | 散文吧首发

一样的眼睛有不一样的看法,一样的耳朵有不一样的听法,一样的嘴巴有不一样的说法,一样的心有不一样的想法……

是不是因为这样,一样的人生才有不一样的哀愁。

记得在读初中的时候父亲担任大队会计,常常被镇农经站借用到各村清帐。只要喝了酒回家,就会骂娘;如果酒有点过,就会把他的婚姻介绍人——我的姨父也大骂一通;如果母亲顶他一句,他就会把外公大骂一番,仿佛非从坟墓里拉出来不可。当时我们住在小镇上,父亲咆哮的声音常常引来许多围观的人。也许是面子吧,后来骂娘改在了半。好多回,母亲都是咬着牙,不让一滴泪水流下来。

有一年腊月,父亲半夜又发了病,那骂声与呐喊没什么两样,住在河对岸的姨妈也听到了。这回,母亲面对墙角落下了泪水,她抽噎的情景至今挥之不去。正当不可收拾的时候,大哥打着电筒站到了堂屋里,把父亲“吼”了一通。自高自大的父亲才停了下来。

现在,母亲不在了,大哥也走了。回首往事,潸然泪下。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我的姑父在省城求学时,正好董必武在武汉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幸运的姑父成了董老的优秀学生。土地革命时期,姑父担任鄂西“归兴巴”革命根据地红军独立师师长,身先士卒,常打胜仗,深得部下拥戴,令敌人闻风丧胆。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堂姑一直戴着反革命家属的帽子。在那年月,生活是何等的艰难,不言而喻。最受罪的是女儿,虽嫁给了一户贫下中农,仍然受到社员的歧视。后来,在集体劳动时,胎气发动,不敢说,更不敢请假,放工后回家小产了。保住了性命,但是拖着虚弱的身子继续“上工”劳动。不久,堂姑的女儿就莫名其妙地去世了。

听说女儿的不幸后,堂姑一步三拐,几乎是爬到女婿家的。她没有见到女儿最后一面,来到坟前,哭干了眼泪。几天后,亲家和女婿用篼子把她送回家中。那年节,母亲带着我去看望了堂姑。听着堂姑的诉说,母亲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母亲一生没有住过医院,吃点儿感冒药已经是大病了。去世那年,母亲76岁,喂了两头年猪,种了2亩粮田。

那天上午9点,侄儿气喘吁吁跑到学校告诉我母亲正在医院抢救,叫我赶快去医院。来到母亲的病室,医生告诉我,病情极其严重。

母亲脸上略带黑色,双眼紧闭,正在一边输液一边输氧。不论怎样叫她,她都无力轻轻地回应一声,眼睛也难于眨一下。第二天,县人民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受邀来院,告诉我们不需转院了,早作后事准备。

母亲要永远离开我们了,那几天,我一直守在她的身边。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母亲的眼睛始终没有睁一下,嘴巴也没有动一下,跟断气的人没有什么两样。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母亲却留下了最后一次泪水。

在众多的孙辈中,李诚是她最心疼的孙子,母亲担当了他12年的监护人。姐姐带着侄儿李诚去给奶奶告别,孙子含泪喊道:“奶奶,我来看你啦。”这时,母亲的眼角却悄悄地滚下了一颗晶莹的泪珠……

这世上所有儿女点点滴滴的幸运都是母亲的善良和无私换来的。天下的儿女都是生活在亲情阳光下,而母亲则生活在牵挂的碎片中。

中年的我被深深地感动,眼里噙满了泪水。

母亲把太多的情意给了我们,但她从来不说出自己愿望痛苦,她只是希望儿孙在外安心工作,不要恋家,工作干出个名堂,做人做出个样子来。

母亲有泪不轻弹。在我的记忆里母亲很少流泪,即使在艰难的岁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