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洛阳

2014-05-03 20:44 | 作者:微雨燕双飞 | 散文吧首发

或许是在磐石交错的山脚,或许是在雾气缭绕的水边……。“华胥”,这个懵懂少女,古铜肤色,体型丰腴。她来到雷泽,这是她喜欢的地方,是她眷恋的雷神的家园。呼吸着,雷神的气息,她看到了雷神巨大的脚印。这个情窦初开的少女伸出了改变世界的一脚。顿时,磐石颤栗,风卷骇浪。华胥心动,举目四望,头顶上风云骤变。一缕刺眼的金色光芒透过云层,笼罩了这个美丽的少女。怀胎十二年后,她生下了伏羲。

伏羲是个神圣的男人。绝顶勇敢,绝顶聪明,拥有一切智慧。黄河岸边,龙马浮出,呈给他一副神秘的图画。洛水之滨,天书显现。伏羲的伟大是凡人难以描摹的,他带着“河图洛书”,站在洪荒的尽头。伸手,仅可触及他呼吸中的微尘。原来神圣那么遥远……

(一)

洛阳的上空弥漫着灰白色的雾气,赤脚走到窗前眺望,城市的嘈杂海浪般涌现。小贩吆喝,妇人讨价,孩子哭闹,脚夫们叫嚣……这是九朝古都,我中那个神圣的地方?

始终认为“洛阳”和“西安”都是太文化的城市,不可随意调侃。洛阳城下足足埋了一层帝王才子,而洛阳山水的任何一道弯都是历史,每一株花草全写满了故事……

那便是:“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投入闷热,穿过街市……只带相机和心。

登上开往龙门石窟的58路公交车,摩肩接踵蹭了一身的汗水,身旁一位中年人身上蒸腾出的热气焐着我,无处躲藏。感觉到额头上的汗水,顺着脖子淌进衣服里。

龙门石窟,坐落在伊川河畔。因为去过云冈石窟,对这里没有过多惊心动魄的感觉。浅浅游罢,直奔白园。

白园,是我的第一个目标。带着虔诚,去拜谒---“香山居士”白居易。“香山”果然松香弥漫。转过门堂,拾级而上,松枝掩映,香气便带着潮湿扑面而至。林间有小亭点缀,风惬意,景缠绵。溪流脚边,潺潺而下。难怪白居易一住就是12年,这等美景怎不诗情泛滥。

白冢,默默的在小径的尽头。青砖环抱着一捧黄土,杂草漫人。游人默然地拍照留念,以各种造型与碑帖合影后转头下山。我心头油然升起一股悲凉,坐在冢前的石阶上,思绪万千。(尽管“冢”这个称谓属于将相的坟墓,但在我心中,他比将相们更具分量。)

文人总是落寞的,才情遭人妒恨,国之心不得偿。愤而“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归隐山中,他酿酒、打渔、耕田。每当良辰美景,或朝月夕,他会邀客来家,先拂酒坛,再开诗箧,后捧丝竹。边喝酒,边吟诗,边操琴,“花时同醉破愁,醉折花枝当酒筹。”酒的境界对他不是小酌、不是微醺,而是大醉。大醉,他才会忘了《琵琶行》,忘了《长恨歌》。何必“行宫见月伤心色,闻铃肠断声”、何必“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香山隐居,他只管喝酒钓鱼,也快活似神仙。唯有夜半梦醒,听山雨淋铃时,他的心在哪里?

冢上的草,山间的水……林间喧嚣渐逝。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二)

行走在伊川河畔,远见几点白色的水,停留在水中的青草上。翅膀轻轻点点,时而低头觅食,时而腾起回旋在水面。

太阳并不毒辣,眼前的景物都笼罩在雾气里,河面之上云蒸霞蔚。

可以采取更便捷的交通方式,但是我认为了解一座城市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深入公交车和大街小巷。

洛阳,值得我这样做。

“九朝古都”只是一个形容词,粗略的数一下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这片土地捧出了至少15位皇帝,埋葬了近百位帝王。彼时的文化更是繁荣得登峰造极。

洛阳,孕育了太极八卦,成就了道教。洛阳,承接了佛教进入中土,白马寺就是第一站。

(三)

进入寺庙,清雅幽静。门前石雕的驮经白马,执着地站了千年。因为它的功劳,这里被称作“释源祖庭”。

整座庙宇已经没有了古风遗韵,全部是重新扩建而成。庙内最为别致的是印度风格的两处建筑,虽为后建,但也别具一格。

佛教起源于印度,由“摄摩腾”及“竺法兰”两位僧人,用白马驮经文入汉,逐渐融合汉地文化而形成今天汉地佛教的格局。

白马寺内古木茂密,微风袭来,树叶款款荡荡。

潮湿的空气纠集着香火,袅袅升空,弥散开来……

(四)

洛阳的天空,我已经看不清楚了。厚重的雾气,云样地在头顶凝聚。手不可以停留在任何地方,停住片刻就是一片水迹。汗水顺着头发流进眼睛,涩涩地睁不开。嘴里有咸咸的味道。我用尽了最后一张纸巾,终于向洛阳求饶!汗水流到脚踝,衣服湿透,黏在身上。

……

我看到伏羲牵着女娲,带着“河图洛书”消失在灰白的雾气之中。

我准备逃出大蒸锅,随他们而去。

2009年7月22日

2009年7月22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