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象

2014-04-26 09:29 | 作者:清韵荷香 | 散文吧首发

第一章 出 发

时光,总是在不声不响地雕刻我们的记忆

时候,暑假是最幸福的时光,假期的生活总是充满了期待和莫名的兴奋。悠长的假期中,我可以静静地守着老屋,慢慢地翻看自己的书——没有任何功利性的、不是为了考试交作业的、只是单纯阅读,静谧的时空中,仿佛听得见岁月的流转。

然而幼年时最盼望的还是父母带着我拖着一口大大的皮箱,在各个陌生的城市间游走的快乐。儿时还不理解旅行的具体意义,只是感动于路途中人与人之间一个简单的微笑;许多年过去了,城市的记忆只能在电视电脑中搜寻,唯独一张张淳朴的笑脸,铭记于心。

时光,总是在无声无息中溜走。

成年的我,生活的印记已轻轻地烙在我的脸上,静谧的月光下却仍保留着那张稚气的脸庞,或者只有在月色如水的方能剖析最本真的自我。

从小,幻想着长大后要做个背包客,扛起行囊走天下;长大后,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对所谓幸福生活的追逐让我喘不过气来。可幸福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呢?大房子、名车子、大票子……用我们的远逝的想、憔悴的心境,换来物质上的富裕、精神上的贫乏就是幸福吗?

人生如白驹过隙,没有哪一个时刻或者哪一个人会留守原地,我的日子也就在一次次的计划和一次次的改变中不愠不火地流淌着。

望着窗外很好的阳光,忽然想起早就答应过女儿,要带她到皇城的北京去看一看她已经在电视和歌曲中熟悉于心的首都。看着女儿仰着稚气可爱的脸庞,那么灵动的眸子瞅着我,提着一个又一个关于京城的疑问,我那颗沉睡着的童心也跟着明媚了起来。我要在女儿进入人生一个新阶段之前,带着她去寻找历史的痕迹,不再只是从光影中了解自己的祖国,要让女儿用幼年的心自己去抚摸中华大地的厚重,去品读中华文化的博大。

计划了好久、期盼了好久,这一刻终于能把一切的繁杂先安放好,整理一下迷茫的心情,收拾好行囊,带着我们的约定、带着我们的憧憬、带着我们的兴奋……陪着女儿踏上了她人生中第一个远行的旅程。希望她能在旅行中收获生命的感动,在记忆中慢慢成长

第二章 天 津

第一次对天津这座城市有印象,还是因为儿时隔壁家的叔叔带来了巨型的"天津大麻花",对于天津也就仅仅是一种味觉上的概念。天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是否像传说中的老故事一样——斑驳的墙垣上印着历史的苍凉,小巷中时不时听见清脆的自行车铃声从远处传来呢?我不知道,这一切等待我去寻找答案。

我拖着行李箱,和那些南来北往的追梦人一起在天津机场中穿行。带着那份儿新鲜感,我四周张望,这个不很豪华的机场并不见当年天津卫的气势,甚至在离开机场的小车窗外竟然布满了荒野与苍凉。只剩下路旁随风的狗尾草和车尾漫起的烟尘,在悄悄地编织着属于它们的故事。

身处天津周边的这座小县城中,完全看不到大都市的霓虹耀眼,可是每一个相聚的人群,脸上总是荡漾着一份清纯和质朴。后来在天津市区的现代化建筑群中我又感受到了曾经繁华的天津卫,可心中总是眷恋着这个小县城里真诚的问候和亲切的笑容。

天津的第一顿早餐不是我盼望已久的“狗不理包子”,而是大白面馒头和煮玉米。虽然食物并不丰盛,但胜在味道香醇。且不论馒头是何等的宣乎,那清甜的谷香早已把我带到了丰收的麦田;而那黄澄澄的玉米就足以让我食指大动了。

我是玉米的超级粉丝,也不知道怎么就是爱这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小珍珠。广东的玉米是橙黄色,咬一口很甜很润,但可惜没什么嚼劲儿。难得能在超市里买到所谓的粘玉米,虽说有了嚼劲儿吧,又少了那份食材原有的滋味儿,让我这个小粉丝好生失望。

没工夫去理会那些曾经了,先捧起一根玉米棒子开动吧。我轻轻地咬上一口,登时,一阵谷物的清香扣齿而来,果然糯中带香,我毫不犹豫地塞了两根下肚,仍是瞪着不解馋的双眼直勾勾地盯着着盘里仅剩的一根。唉,馋丫头一枚。

在天津只做了暂的停留,天津人的热情好客和直爽的性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是心里一直惦记着传说中的“天津三绝”,那麻花由于太过于健硕的外表和油乎乎的身躯并未吸引我胃里的馋虫,加上对油炸食品并不喜好,所以连带着“耳朵眼儿炸糕”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就是那“久闻大名,如雷贯耳”的“狗不理包子”让我心心念念地期待着。终于在火车站旁见到了挂着醒目的“狗不理包子总店”的招牌,我们一门儿心思直冲了进去,刹那间明白了什么是“众里群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于是毫不犹豫地点了两客包子。

等了仿佛一个世纪,包子终于上桌了,那孱弱的外表倒让我有种“今日一见,不过如此”之感。包子的馅料并非精美,滋味也并不独特,叫人好生失望。最厉害的是,这不足半个巴掌大包子竟然要价30元一笼,每笼只有非常吉利的八个包子。包子体积之“纤弱”,味道之难以下咽,不得不让我有种被骗上当的气愤,和对“狗不理”招牌的痛心。

虽然狗不理包子让我失望已极,可是天津火车站却是我见过的最雅致的车站了。它不像大多数的车站那样喧闹、那样沸沸盈盈,它没有那种离别伤感,也找不到聚散的悲欢,而是用一个干净的广场、一条清澈的小河、河边几株垂柳、河心的一架铁……去营造一份闲适的心境。

河岸边民国时期房屋的剪影,把我送回到那个风飘摇的年代,在碎光清影中仿若一袭旗袍罩身,我坐着黄包车穿行在你必经的小巷,听着卖花女清脆的嗓音轻叩着每一扇窗,洒落了一路的银铃,且行且远。

第三章 北 京

火车以298米的时速带着我们穿越了天津的悠闲,来到了皇城北京。

我们在南站下了高铁, 对这座名城的初体印象和深圳差不太多。一样的真功夫、棒约翰;一样的麦当劳、肯德基;人们迈着一样繁忙的脚步行走在一样繁华的大街上。

我停下了匆匆的步伐,决定在这座同样充满了永不停止追梦人的城市里,歇一歇疲惫的心。

咖啡馆里总是能定格某些温情的瞬间、化解某些不安的情绪的,特别是看着侍应生把滚烫的热水融合进醇香的咖啡粉末中,洁白的奶泡依恋着你的嘴唇,空气中氤氲着咖啡特有的香气,袅袅升腾的水雾轻轻地爬上了侍应生精致小巧的蝴蝶领结上。嘬一口这清苦带甘的滋味,小提琴悠扬的弦律伴着那沁人心脾的芳香,润泽我内心的焦虑,在宁静的一隅寻找为生活忙碌而迷失了的自己。

终于在那爿长长的红墙下卸了行装,洗去一身的尘埃,想要用一份虔诚的心来开启北京这扇古老的宫门。

洗尘的晚宴中当然少不了北京烤鸭,可在经历了天津狗不理的失望后,面对“特产”让我有了一种战战兢兢的情绪。北京烤鸭虽不是第一次接触,可都是在深圳品尝到的亲友们的一份心意,真空的包装并不能保持一种食材真正的鲜美,而之前几次来京也与之失之交臂,所以对此我多少还是心存向往的。

不一会儿,帅气的厨师端出了一只昂首挺胸的烤鸭放在我们桌旁,只见他提起鸭腿,操起小刀,熟练地左削右割,只一眨眼工夫,手里就只剩下鸭架子了,香喷喷的烤鸭被码得整整齐齐的上了桌,那架势倒有几分"沙场秋点兵"的味道。色泽红润油亮,挂炉烧烤的特殊工艺赋于鸭子香脆的表皮和细嫩的鸭肉,中间那层油脂既有皮的香又有肉的甜,这点睛的过渡之笔一口下去后立即融化在舌根,真是最最美妙的味蕾享受。

第四章 皇 城

故宫

故宫,带着一身历史的沧桑,带着往日的辉煌,带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故事,从遥远的明朝走来,经历着明清两朝的交替,诉说着老北京的兴衰荣辱。

故宫,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占地面积最大的皇家宫殿群,在这个传说中有9999间半房屋的象征至高无上权力的帝王宫邸中,凝聚了多少艳羡的目光,又包含了多少难以名状的勾心斗角。这里曾是几百年来老百姓心中最神秘也最敬畏的紫禁城,而现在的它,不仅是近代历史的馈赠,更是所有中国人民共享的物质文化遗产。

“五凤楼”是连接历史与现代的纽带。午门的一侧弥漫着嘈杂的喇叭声,混合着混浊的汽油味;另一侧则完全是另一个时空,壁垒森严的角楼、巨大的横梁木、黄灿灿的琉璃瓦……无一不彰显着九五至尊的威仪。

进入午门就算进入了皇城,让我的人随我的心,一起回到那三跪九叩、高呼万岁的年月,让我用简单的足印丈量昔日不平凡的人们所特有的生活轨迹吧。来吧,让我带着你叩开这座古老而威严的宫门,一起聆听这故事里的事。

时光旅行开始了,首先看到的是最雄壮的太和殿。皇帝登基、帝后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等重大事情都曾在这里上演。

明朗的阳光透过门窗上部嵌着的菱花形格纹图案在金砖的地面编织着一串串湮没了的红尘,宝座两侧排着六根巨型的柱子,金色的云龙缠绕着典雅又吉庆的暗红,天花上方盘卧的巨龙守护着龙座上的江山稳固。殿外宽阔的丹陛上伫立着厚重的日晷,长长的指针记录了每一次日升日落,写下每一场繁华盛放,记载每一个荣辱瞬间。

中和殿一如它中庸的名号,静默在太和殿、保和殿之间。它虽不比太和殿的富丽庄严,不比保和殿的荣耀贵气,却也有着不同一般的地位,这里曾是皇帝小憩的寝殿,曾是祭奠天地前阅示祝文的场所。

保和殿在清代算得上是个国宴的餐厅,那些钟鸣鼎盛之家的王公大臣们都曾在这里品味皇帝赐宴的恩宠,用一句句违心的恭维装点着让人提心吊胆的恩典。这里还曾是清代学子平步青云的考场,自乾隆爷始,每逢秋闱之际就有大批怀揣着“二月杏花八月桂”的美梦的考生,跋山涉水前来应考。中了举的手舞足蹈,随着一纸皇榜就能尊享披红挂彩、跨马游街、鸡犬升天的荣耀;落了第的捶胸顿足,默默返乡继续着“三更灯火五更鸡”的生活。

穿过保和殿后的乾清门就进入了内廷后宫,内廷分为东西六宫,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这里曾经住满了各色妃嫔和尊贵的王子公主们。世易时移,一切物是人非,不得不慨叹“雕栏玉砌应犹在”,人面早已无从寻觅了。

我沿着这长长的宫墙慢慢地走,心中不禁荡起层层涟漪,这高高的宫墙里曾锁住了多少年轻而充满志向的心,锁住了多少你争我斗尔虞我诈的宫闱厮杀,又锁住了多少辛酸的红尘过往……如今,我走在这墙根下,仿佛听到那小宫娥委屈地低声哭泣,仿佛见到那小太监眼里想家的泪花;这里是他们临时的居所——不是家,在这座雄伟的宫殿中,只有一个人的喜怒才被关注,其他人是不应该具备快乐悲哀的情绪。

而这九五至尊的帝王,其实又有多少的为难与痛苦,那个年轻的君主,一定也曾走过这长长的宫墙,怀着无尽的思念到井边哀叹已逝的红颜,愤慨着为什么身为天下主人的他竟然救不了一个心爱的女人?皇位带给了他无上的荣耀,也带给了他无尽的哀伤。百年之后的我们,怎能体会得到曾经在这皇城中的人们——或尊或卑——都过着的富裕却空虚的生活,又是怎样的一种痛呢?

故宫是统一的红墙黄瓦的建筑。高高耸立的红色城墙张显着皇家气势,更是为紫禁城漫长的日增添几分温暖情感、几分喜气的色彩。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泛着耀目的光,这是皇家才有的雍容与华贵。古老的宫墙默默守候着一代又一代的帝王,任凭历史的手无情地在脸上烙下斑驳的痕迹。逝者已矣,一切的繁华落尽,所有的烟尘已了无踪影,只留下这一道道古城墙,还在静静地见证着缘起缘灭。

长城

终于,终于,终于,我站在了长城脚下。

青天下连绵着一座座巍峨的崇山峻岭,长城像是一条栩栩如生的虬龙盘踞在群山的顶峰。“不到长城非好汉”,我自认不是什么壮汉,却仍是选择了一段不太容易“爬”的长城来挑战自我。这一段路程全是陡坡,有几处几乎呈90度,非得手脚并用才能上得去下得来,可谓是名副其实的“爬”长城。

爬累了就在烽火台上稍事休息,举目远眺,凉爽的风夹杂着苍茫从远古飘来。看着这巨石搭砌的城墙在高高的山岭上盘旋,真的让人不得不叹服人类的智慧与力量。

摩挲着古老的砖块,冰凉粗糙的质感中可以触摸到历史血与火的脉动。当年的勇士们站在这隘口,只为了“死生契阔,与子成说”的誓言,多少次月下暗暗神伤;只为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责任,多少个英伟的身躯迎上了敌军的刀枪。

请停下你的脚步聆听这一砖一瓦的呼吸吧,这里凝结了多少能工巧匠的汗水漓漓,多少英雄儿郎的铁骨铮铮,多少女儿思夫的眼泪汪汪,多少爷娘唤儿回故乡的期盼声声……

古旧的砖石不苟言笑,一任岁月流转,只静静地坚守着这一片土地上勤劳的人民。

颐和园

信步在颐和园这座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百年之后的万寿山还是那么慈蔼地座落在昆明湖旁,静观一切苍海静默成了桑田。

我顺着万寿山的小路拾级而上。放眼望去到处是锻炼身体的人们和游览花园的旅客。行走在儿争鸣的小径,只听山腰小亭子里远远地传来阵阵幸福的歌声,那热情的音浪吸引了人们好奇的脚步,走进一看,有五六十个退休的老人家在纵情放声歌唱,一首连着一首的红歌唱活了花草树木,唱醒了亭台楼阁。许多外国游客都被这热情感染,纷纷拿出相机把中国人幸福的笑脸装进镜头变成回忆;许多异地游客更被这份热情感动,不自主地和着熟悉的曲调,传递着心中温暖的星星之火。

我踏着激扬澎湃的旋律漫步到了昆明湖边,泛一叶轻舟在湖中荡漾,清澈的湖水把我送到了十七孔桥,桥上石雕的小狮子神态各异地望着我含笑不语。

小舟缓缓地在湖边游走,你听见了吗?是哪株垂柳在窃窃私语,悄悄地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古老的传说?如今故事里的主人翁早已化作尘土,唯有这棵多情的柳树还在轻轻地诉说着千年的相思与别离

前门大街

“正阳门”又是北京人常说的前门,它挺立在故宫和天安门的中轴线上,许是看惯了太多的杀伐纷争,经历了太多的世事变迁,又承载了太多炎黄子孙的梦想,所以它才能如此淡然地露出睿智的笑容吧。

前门大街已经不再局限于古典的固执,而是体现了它“海纳百川”的气度,因此,虽然街道两旁都是仿古的建筑,但这一幢幢古色古香的房子里售卖的则是像“星巴克”、“肯德基”、“H&M”等之类的国际品牌。古典与现代的混搭融合得恰到好处,新鲜的时尚元素让这座古老的街市散发出独有的气质。

前门大街的"当当车"在耳畔清脆的响起,唤起了我心底沉淀的记忆。遥远的街巷里缓缓走来那个撑着油纸伞,哀怨又彷徨的姑娘,她的太息一般的眼光结着丁香一样的愁怨,就这样飘离我的视线,待要寻觅她的芳踪,却遍寻不着那交汇时的光亮。

慢慢踱过热闹的大街小巷,街两旁的拔浪鼓形状的灯,吸引了我的注意,那么可爱的三面小鼓旁边缀着两条细细的绳索,多想再拨动把杆,让那咚咚的鼓声带我回到顽皮的童年时光。

还有一种路灯是采用了鸟笼的外形,这份儿别致的设计透露着北京人生活中的情趣和悠闲。想那些大爷们在茶余饭后拎着鸟笼,带着自己心爱的巧嘴儿八哥去遛鸟儿,尽管头上不再戴着瓜皮小帽儿,脖颈后不再晃悠着长长的麻花辫子,可骨子里依旧是中国人千百年来不变的儒雅。

记得李义山说过,“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走在前门大街上,你会有种恍如隔世的迷茫。一街一角间,一石一柱中,都让人思恋着曾经的前尘过往。即便那石头雕刻的跑堂,可也会有偶尔的愁容和追忆?可会在恍惚间放任思绪回到那崇敬九五至尊的年代?如若真能放飞思想的风筝,就让我在历史的天空划下追忆的波痕。

第五章 结篇

故宫的大气和古典雅致让我窒息;长城雄壮险竣的气势让我折服;颐和园摇橹荡舟的闲逸令我心怡;天安门庄严的气质、前门高高的城楼都在不停地激荡着骨子里深深的中华魂。

是的,北京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有着太深太深的印象,这里已经不仅仅是一座城市,而是中华儿女生命的图腾,是龙的子孙祖祖辈辈的灵魂烙印。

每一天的太阳升起,每一次的国旗飘扬,每一声的龙凤和鸣……中国人就在这许许多多的时刻里和谐着每一天的生活,正是这一份和谐筑就了一辈辈中国人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让我,在历史的足迹上再一次感受那古老的脉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