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PK财富

2014-04-21 08:18 | 作者:方程式 | 散文吧首发

不可否认,当今社会,要有一个良好、比较舒适的生活环境以及条件,就得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保障。在此前提下,现在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果基本保障达到某种程度的平衡,也即达到了社会中等或者接近中等生活水平,吃穿住行不用发愁,那么,再费尽心力去获取更多个人财富,是否很有必要呢?

先看看专家的观点。社会学家分析认为,按中等标准计算,亚洲一个固定收入者,拥有约200万元人民币价值的可评估资产,其生活水准最为轻松舒适,且情感生活和休闲生活质量,远比一味追求财富者高,同时会获得更多时间去享受与支配业余生活,使人生在获取财富与进行情感交流之间,达到最高程度的合理平衡。而超过以上范围的财富,对个人相对平静稳定的生活,特别是对个人情感空间,不再产生很大实质性作用。

对于固定收入阶层,这里个人资产由五部分组成:1、相对稳定的工资收入及福利;2、基本住房及私人日常大件用品;3、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4、家庭当前货币总值20至50万元;5、退休至80岁养老金总和。五项组成均剔除上涨因子,以当前币值同比,且为一人工作之三口之家。

以上估算不一定公允,难免有失偏颇,也不可能令所有人诚服。但有一点是显然的,即这种分析和观点,给我们指出了一种量化的数字佐证,同时提供了一条参考与借鉴的途径。依以上计算,现在很多人,其资产价值远远超出该基准。而对于拥有巨额财富以及极端贫困者来说,其情形则超出该议论基点,另当别论。

如今,不同国家不同领域,已经有很多佐证值得我们借鉴与参考。比如一些欧洲国家,二战之后相对富裕起来,国家福利也很高,拥有相对稳定的收入和家庭资产之后,人们不再把注意力放在积累更多资产和财富上,而是把精力放在业余好、休闲度假、旅行娱乐、健康养生等方面。因为人们普遍认识到,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除了自己较大用度之外,其余部分实际上是名义上拥有,当然有处置权,但离世后带不走,它终归是留在世上。

当然有人说,拥有超出以上数字的财富,不是更幸福吗。这话很现实很有道理,也很能吸引人。谁说嫌钞票多了呢。因此,有人认为,情感和爱这些东西都是虚幻的,唯有财富才是真实的,因而把积累财富作为人生最大目标。也有变着法子充当“小姐”的,争当按摩女、陪睡妹、开房弟的,他们认为只有钞票才是第一位的。不难推测,这些人对真正的爱真正的情感,在其灵魂深处大抵是麻木的。而关于什么脸红害羞、素养品位,嘿,哪是什么东西,能换来钱么。

然而,很多富豪在为金钱财富奋斗一生之后,特别是眼睁睁看着儿孙后辈为分割遗产,闹得不可开交之时,终于醒悟:金钱财富确实是好东西,可比金钱财富更金贵的,原来是情感。这时,悔不当初:为什么不花些精力去赚情感呢。不是吗,情感让人感动,让人产生无限美好回忆,情感产生爱产生真情,使人欣喜万分激动不已,也叫人潸然泪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