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烟的臆想

2014-04-19 16:40 | 作者:黄坤亮 | 散文吧首发

《吃烟的臆想》

【文/黄坤亮】

我常常将吃烟的人比作菩萨!这不仅因为吃烟的人有菩萨的一种灵性,还因为菩萨也吃烟哩。

平日里,菩萨的前面总是跪满了朝拜的人,三三两两,一来一往,菩萨的香炉里也常年烟雾不断。人们的盛情搞得菩萨没有时间吃水果,只能坐下来吃吃烟。后来人也模仿菩萨,累了闲了或者忙不过来了,坐下来,先吃根烟。

大一时,专业里组织了一场关于“我心中的鲁迅”的讲课比赛。这种比赛,谈不上难,难的是在很多对鲁迅有所好和研究的人群里出众。我也读过鲁迅,但也不过是花拳秀腿拿不上台面罢了。在网上翻箱倒柜,看了纪录片,以及他的各类照片之后,败兴而归。细细思量,后来发现鲁迅左手总爱拿根烟装装逼,以区别于那个刻字的少年鲁迅。事实上也的确如此,鲁迅作文时,不管灵感来得准时还是稍晚,桌上的烟灰缸总是堆满了烟头,同样的场景包括后来者路遥。

好了,切入点就是烟了。一番幽默一番独特,讲课比赛竟然拿个第一名。看样子吃烟不仅自己本身充满灵性,而且给看吃烟的人以灵感。

把吃烟的人比作菩萨,大抵我已解释清楚。

于吃烟的人来说,吃烟不仅如同饭食一样必不可少之外,它还是种艺术。拿最简单的喷云吐雾来说,烟从口出和鼻出是层次截然不同的。造诣高的人,可以吐出各种花样,出神入化,给人行云流水的享受。反之,则如国足一样难以入目。中国的公共场合时不时贴着禁烟的牌子,也许就是如今吸烟的人太多,导致吐烟的水平上不去,影响美观,因而只能采取禁烟的方式,让那些水平低的人作壁上观,时时反省自己。医生禁止哮喘病患者吸烟,是因为咳嗽不仅影响了病患者施展吐烟雾的本领,更严重的是,坏了香烟的名声。

在江西,或者准确来说在宜,见面常常感到亲切和温馨的问候有两种,一种是大中国通行的国语问候:“吃饭了没”。这种问候在春城没有什么特色,有特色的是第二种,即“来,吃根烟”。这种特色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春城的方言,二是烟的牌子。前几代人袋子里装的是各族人民,一般吃自己种的烟丝。后来毛爷爷入住口袋后,开始吃纸烟。没错,就是横扫于江西,盛行于春城的“庐山”。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次回家时,除了好好吃顿饭,还应该来包“庐山”。坐在树荫下和父老乡亲一起吸烟,以证明我吸烟的本领没有退化,大学也没有白上。

我在武汉也已两年,下次考六级或者考研时或许也应该带包“黄鹤楼”进考场。除了给我的考试带来灵感,还可以给考官看看我喷云吐雾的水平,拉近和考官的距离。这么说来,大学似乎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

再细想想,忽然觉得整个人生和中国的未来都明朗了许多。

qq:159720212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