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悲剧?!

2014-02-20 15:23 | 作者:春华秋实 | 散文吧首发

谁的悲剧?!

近日,从新闻、互联网上多次看到复旦大学高材生投毒杀人案的新闻,所有的媒体都对案犯林森浩的“漠然”“淡定”表示出极大的关注,甚至,震惊。央视新闻1+1的标题是:谁的悲剧?媒体回顾了林森浩漠然、淡定的全过程:

从4月1日投完毒,到11日最后是公安机关发现了这里的蛛丝马迹,查出了毒源之后,林森浩中间还作为同室友的这种同学去看过黄洋,还给黄洋做过B超检查,都不露声色。整个十天多的时间,他也没有主动的去说出是他投的毒,其实也延缓了医生来救治黄洋这样一种进程。

以下是之前央视记者董倩的一段采访:你在这10个月你想得最多的是什么?林森浩:怎么改善这个性格、思维方式。董倩:自身的? 林森浩: 对。 董倩: 想到未来吗? 林森浩:没有,少。有肯定有,但是我不会深入去想。 董倩: 为什么?是恐惧还是说没有去想? 林森浩:没用,一想到我就觉得没用。董倩的感慨是:冷静、冷酷。

法槌落下那一刻,黄爸和黄妈妈失声痛苦,黄妈妈从从座位席上一直瘫到了地上,林森浩被法警带出法庭的那一刻,他的父亲在旁听席上站起来大叫冤枉,要上诉。 我们发现即便是林森浩听到一审宣判,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也没有过多的反应,而是很快的被法警带出了法庭,始终都没有回过头来向旁听席看一眼。

从案发到一审判决,看不到林森浩有丝毫的悔罪表示,仅仅因为一件小事,给两人两个家庭两边父母亲人带来的如此不可逆转的严重伤害,林森浩竟然毫无感觉。对法官的问罪毫无感觉,对公众及新闻媒体的追问毫无感觉,那真是地地道道的“如入无人之境”! 以致让在大学求学的孩子们战栗,拉出巨幅标语:感谢室友不杀之恩。

现在的大学教育,一言以蔽之:藏污纳垢、斯文扫地。我人的两个双胞胎小外甥,一个叫向远,一个叫志远,都是学校的高材生,去年同时进入大学,今年寒假回家,一个眉头紧皱连声发问,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大学吗?我心目中的高等教育高等学府吗?另一个则每天在网上帮助老师卖东西,天天计算挣了一千还是两千块。

但,大学教育的失败并不能直接导致一个孩子如此冷酷。试想,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幼儿园、大小学中学,高中,如果这个孩子学习不好智力较差,他得到的一定全部都是斥责、嘲弄、重重否定。他的童年少年一定等同地狱。他一生都很难摆脱这种被日复一日重重否定的感受。

相反,如果一个孩子智商很高,甚至能够像林森浩那样能够有幸免试登上像复旦大学这样的金光四射的学堂,从出生到他年轻生命的任何一个阶段,任何一个时日时辰,他看到的将全部都是笑脸,听到的全部都是赞扬,甚至,他的父母、任课教师、班主任都会成为他脚下的“臣民”因为他给他们带来了太多的容颜、荣耀、成果、成绩,他肯定每天都生活天堂里。

别说是孩子了,一个大人,能这样宠吗?一个中年人,能这样宠吗?一个老人,能这样宠吗?“受宠若惊”这个词汇所指,只是一时一事, 我们竟然敢让他充满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的全过程。培养出如此轻视他人生命完全目中无人的所谓“高材生”,还值得大惊小怪,值得那么多的媒体人嘻嘻嘘嘘,“上穷碧落下黄泉”,找不到答案吗?这样的蠢事,我们天天在做,每天都在进行中。

“能力决定财富,品德决定命运。”有能力,有本事,有好工作,好家境,好职位,你未必会有好命运,你未必能生活在幸福中,甚至,不幸和灾祸常常在前边静静等待。“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是说你不该拥有的拥有了,不该享受的享受了。“厚德”才能“载物”。古人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先决条件是“修身”,而且,修正自己要“日乎三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何也,趋吉避凶。

所谓“修身”即是“修心”,在财富面前,我们要修那颗“放下”的心。只有通过自己辛苦劳动获得的财富,才真正属于自己。“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莫取”(苏东坡)在聪明才智面前,我们要修那颗谦恭的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无容,乃不大,谦虚恭敬的对待一切人,一切物,我们才能使自己的这颗心,永远保持在“柔软”的状态,“柔弱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徒”《道德经》,柔弱,属于生的一类,坚强,属于死亡一类,如林森浩者。

谁的悲剧?大学教育的悲剧,家庭教育的悲剧,中学、小学、幼儿教育的悲剧,社会教育的悲剧,归根到底,是一个一个具体人具体家庭的悲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