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江城,赏雾凇

2014-01-19 20:53 | 作者:孤舟簔立翁 | 散文吧首发

忽如一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唐朝边塞诗人岑参在他《白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一句诗词。把飞舞的雪花比喻成盛开的梨花,这一妙手回春的奇思妙想,使其成为了千古流传的佳句。他所描述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地方,应该在中国西北天山一带。我没有去过中国的大西北,不知他所描写的景色,今天是否依旧。但是我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在漫长的季里,不但有漫天飞舞的雪花,而且还有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景,它就是我的家乡吉林市。

吉林市的名字比较特殊,在中国一个市和省同用一个名字的就只有它一个城市了。吉林这一名称来源于满语即沿江乌拉,翻译过来就是沿江城池的意思。发源于长白山天池的松花江,它穿峡谷、过险滩、走过莽莽的原始森林,经过四百多公里的长途跋涉,缓缓的进入了吉林市。在市区它成S型走向,把吉林市分成了江南与江北两个区域。无论春秋冬,碧绿的江面上,始终是波光粼粼、水飞翔、渔舟点点。夜晚在沿江两岸霓虹灯的照耀下,清澈的松花江又像是一条七色彩带,从城市中心飘过。

如果简单的对临水而依的城市进行比美,吉林市或许并没有多少优势,它即没有桂林的旖旎风光,也缺少黄浦江畔的壮丽辉煌,但是它独有的吉林雾凇,是中国任何一个城市都没有的。当进入十二月中旬,是北方最为寒冷的季节,可谓千里冰霜、万里雪飘,所有的江河湖泊都被冰雪所覆盖,与银白色的大地融为一体,分不清那里是河流那里是陆地。而在吉林市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带着薄薄雾气的江水,载着雪花、迎着寒风,就像一条不畏严冬的蛟龙在市区里蜿蜒前行。当明月渐渐的从江水中隐去,太阳还没有从江面上升起的时候,沿江两岸的树木,都被毛茸茸的冰晶所包裹,洁白晶莹的冰晶好似梨花开放,挂满了整个枝头。放眼望去长长的江堤上,仿佛被盛开的梨花所覆盖。若不是看到江堤上,穿着厚重棉衣,匆匆行走的行人,真的就会把它当成江城的春天。在滴水成冰、哈气成霜的北国,银松雪柳竞相上演着一幕幕梨花盛开的奇异美景,这就是存在了近半个多世纪的的吉林雾凇。

尽管身处其中,但是我对雾凇的成因,及时间节点了解的并不是很多,倒是我的一个好摄影的朋友,对此了解的非常透彻。每一年他都要拍摄许多雾凇美景,所拍摄的作品常常被杂志和网站所采用,其获奖证书摞在一起足有一尺多高。据他介绍,雾凇不是每天都有,产生雾凇需要具备三个必要条件,第一是无风的天气,第二是江水产生的雾气必须足够多,第三是晚上的气温下降到零下二十度以下,只有满足了上述条件,在第二天才能看到雾凇的出现。当然这是他的直觉经验,或许气象成因的条件更为复杂。为了拍好一张照片,他时常晚上起床到江边查看雾情,每当发现岸边浓雾缭绕,对面不见人影时,就会通知他的驴友早早起床,到到江边拍摄。如果说,风力和气温可以通过天气预报获得,那么江上的雾气,就要看离市区十五公里以外的丰满水电站的放水量大小,它的流量直接决定着雾凇的效果。这座电站于1937年由日本人修建,在当时它是亚洲最大的水电站,兼备防洪和发电两种功能,迄今为止,它应然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水利发电枢纽工程。这座电站的建成,除了达到了它最初的设计功能外,还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那就是雾凇奇观。从电站到市区几十公里的江面上,在零下三十几度的气温下不会结冰,零上4度左右的江水所散发出的水蒸气,为雾凇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观冰雪,赏雾凇成为了我家乡对外宣传的一张银色名片。

如果说,到吉林市仅仅能看到雾凇美景,那就有点孤陋寡闻了。看冰灯玩滑雪才是它的重头戏。每年,进入十二月份,江南公园都要举行冰灯游园会。每到夜晚,公园里造型各异的冰灯流光溢彩,各种动物、人物的冰雕模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用冰块砌成的城堡、阁楼晶莹剔透,宛如水晶宫殿;艺术家们的冰雪作品,让人留恋忘返驻足想象;就连为小朋友们准备的冰上滑梯,也常常有大人们加入其中,一家三口,玩滑梯、观冰灯、吃冰糖葫芦,其乐融融,这似乎,成为了北国江城的一个标志性特写。

在市内,欣赏完了雾凇,看过了冰灯,若是还有精力,你可以乘车到北大壶滑雪场,真正体验一下冰雪运动的魅力。这里有总长三十七公里,落差930米的国内山体最大落差的滑雪场。按国际标准建设的雪道,承办了1996年冬季亚运会滑雪项目,和许多项国内外大型赛事。或许你是第一次滑雪,没有关系,滑雪教练会对你进行基本培训,经过简单培训后,你就可以在初级雪道上慢慢滑行了。如果你有运动天赋,或者受过专业训练,你就可以和运动员们一样,在标准的雪道上自由驰骋。

流水,烟朦胧的江南,已被人们游历了千年,时至今日已有些乏味可陈。若要寻求新的景色,体验冰雪的魅力,那就请到北国江城来。冰雪的盛宴已经备好,只待你的到来。

2014年1月17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