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港古镇

2013-11-20 08:24 | 作者:纳兰诗茹 | 散文吧首发

古往今来,随着历史的变更和迁移,许多的城市由繁荣走向萧条,又由许多的城市从默默无闻走历史大舞台,总有那么一个时期,历史名人,文人旅客,在此毫不吝啬挥斥他们的笔墨,题词,作诗,生活一段时间,或者造福一方百姓,久而久之,广为传诵,成为典故,于是,后人又会因为他们的诗词歌赋,替他们修缮楼台阁舍,融于山,融于水,情景相移,景以心生,互相帮衬,相得益彰,这算得上是有意思的事情了,中国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融入的那么自然温润,贴切透明。

所以,当朋友孙亚明先生问起长沙周边有什么文化古镇时,我毫不犹豫的选择带他逛逛靖港,另外有俩位故交一路同行,于是一起四人从长沙大清早的就出发了。我已经不是第一次来过这里了,但我是不大记得路的一个人,在车上,不断的开启导航系统,有时候干脆就把车停在路边,等导航好了再继续前进,奇怪的是,他们三个都不急,莫非他们三人都认为,我结巴巴的表情丝毫影响不了他们寻找文化古镇的热情!

(二)

我们要去的这个地方是临近长沙市西北一隅的一座古镇,得水运优势,坐落于湘江西岸,曾为三相物资集散的繁荣商埠,美其名曰“小汉口”,这里自湘江之水滔滔而来滚滚而去,因伪水与湘江在此接攘,在此建立一个避风港,曾有民谣说道:“船到靖港口,顺风也不走”,在唐朝以前,此地被称为”芦江””伪港“,而靖港的美名相传是为纪念唐朝大将李靖,李靖随唐太宗李世民连年征战,屡立战功,官职兵部尚书,开国之初,奉唐高祖之命镇守长江湘江一带,兵营驻扎在伪水港口,李靖治军有方,严格律己,很受百姓戴,在贞观八年(634年)吐谷浑部侵扰大唐边界,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受阻,而此时的李靖已是花甲高龄,闻讯后,主动请命奔赴前线,他离开长沙去漠北以后,伪港的百姓一直很怀念他,于是把他驻扎过的“伪港”更名为“靖港”,在《长沙县志》里说:“唐李靖驻兵于此,秋毫无犯,百姓德之,名曰“靖港”,以志不忘”,可见,这已经不是传说,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史料记载。

也不知道是何年何月,靖港的百姓为感佩李靖将军的功绩,特为他修建祠堂拜祭,至今紫云宫戏台上楹联上还刻着:“溯湘水南来 百里河山 仗此楼台锁住,喝大江东去 九天烟云 好凭弦管吹开”,气势宏伟,不可一般,浩淼的湘水滚滚北去,靖港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绘制的是一幅繁荣昌盛的历史缩略图。

(三)

靖港地处长沙西北五十里,扼湘江逆上,战略位置是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是天然良港,水路畅通,和乔口镇相邻,与另一个文化古镇“铜官镇”隔河相望,这里曾经是通往益阳,湘阴,宁乡以及望城粮食的集散转运地,也是省内淮盐经销口岸之一,可谓是商贾云集,市场活跃,与同常德津市,怀化洪江并列为湖南省繁荣三镇。

咸丰四年(1854年),太平军征湘军占领靖港,四月,石贞祥率征湘军大败曾国藩水师于靖港,曾国藩在铜官镇悲愤填膺的投河自尽,当然,他没能死掉,不然也就没有后来的丰功伟绩了,败后六天,湘军水师彭玉麟,陆师塔齐布,合力攻击太平军,太平军被迫退守岳州,如今走在靖港的青石板路上,望着风平浪静的伪水河域,不敢相信这是当年曾国藩在历史转折点的主要战场,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靖港恢复了唐朝以前的安稳与祥和。

走在靖港的古街,清瓦砾,白粉墙,整齐排列的店铺大都是关门歇业,过去的米铺,陶瓷铺,印染铺,修理铺…….这些靠着祖传下来的手艺,零零散散的躲避着历史,显得那么孤零与无助,我们的脚步卖得缓慢而沉重,怕惊扰了靖港选择的宁静,他一定是累了,繁华了那么多年,看尽了世间的冷暖与辛酸,有人在这里欢笑,有人在这里哭泣,有人在这里挥霍,有人在这里沉沦,那些鲜艳的残酷的伪装的悲哀的,通通在这里划上了一个满满的句号。多少年代多少岁月多少眼泪和呼喊,夹杂着历史的尘埃一起埋葬和烧毁,他好像又在重新起航,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静静的看着世事变迁。

(四)

在中国很长一段历史长河里,有这样一种特殊文化叫做“青楼文化”,,它是作为一个特殊时代的特殊文化,而且是与诗词歌赋并驾齐驱的存在中国的历史画卷中。

瞬间,一座刻有“宏泰坊”的房子潜入我的眼眶,门前的橱窗前安了透明玻璃,一个青楼女子被捆的严严实实,连嘴唇都用粗制的麻绳从后脑转一个360度的弧度,不给任何喘息的机会,全身更是遍体鳞伤,很明显,这是一位想要从妓院逃走的女子,不幸又被拽住,而后迎接她的就是一顿暴打,想必她是下了足够的决心,只为逃离这个噩地方,她是否也是被迫无奈亦或是被人坑蒙拐骗贱卖到此,但我一定是相信她为保贞洁,才会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一切的逃跑,她的衣服已被撕破,手臂更是旧伤未愈又添新伤,她的眼里饱含着泪水,但是没有哭泣,因为她知道,她所面对的是一群心狠手辣的侩子手,恶鬼禽兽,不会为了她的一滴眼泪而心慈手软,我想起美国作家司徒华•达比克的《热冰》,小说里,有一块圣女的牌坊,不像中国的牌坊都是用石头做的,而是用冰块雕塑的,那位贞洁的处女,冰冻在里面,小说最后,有俩个青年偷偷进入冰库,挥汗如的夹起一个完全解冻的姑娘飞奔而去,速度是越来越快,看到这里我沉重的心倒是稍稍有所宽慰,是的,这位橱窗里的女子是否也想过有那么俩个青年会挥汗如雨的救她于水深火热之中。

我是不愿揣测,她是被自己的家人为了生计把她卖入青楼的,我想没有任何一位父母亲会为了几口热饭而舍弃女儿的尊严,这样的屈辱比死还难受,可是为什么,我们这位风姿卓越的姑娘会深陷红尘。

我在日本电影《望乡》里深刻体会到日本妓女在南洋的悲惨命运,她们为了谋生,不远千里,给南洋带去屈辱的笑颜,日本女子的温柔和美貌足以压倒一切娱乐性的节目,这个时候的日本,显得多么的柔弱和可怜,可是《望乡》毕竟是日本人拍摄的作品,不能从根本上客观上冷静地开掘日本妓女在南洋的遭遇,《望乡》顾名思义,就是在外的游子思念自己的故乡,而且死后所有的墓碑全都向着故乡,可是,据余秋雨老师在南洋的考察资料显示:300多个妓女的墓碑,全都向着正西面,没有一座面向背面,是的,我想她们一定是不敢,或者不愿,她们非常狠心地把头扭过来,不再哭泣,不再牵挂,连眼泪都流不出来•••••

与其中国的妓院一样,她们也发生过许多许多的故事,也有过惊心动魄,只是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去替她们诉说罢了,她们也一样哀怨过•惆怅过•凄美过,纯洁过。中国妓女也好,日本妓女也好,在这里我更是相信有不泛操守可风,亮节丽天的人,如公孙娘剑气魔空,李师师秉节全忠,柳如是不染下尘,筱凤仙权节松坡,举不胜举,红尘之中大有奇女,谁敢等而下之?

我久久的伫立在橱窗前,看着这位拼死反抗的女子,我知道,不止我一个人在此呆呆地盯着,在我的背后,一定站着无数双中国女儿的眼睛!

2013.11.19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