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庄,一群从容不惊的过客

2013-11-17 16:57 | 作者:西岭雅竹 | 散文吧首发

当我打开的时候,就是我锋芒毕露的时候,需要我去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能力,无需谦虚。

当我闭合的时候,也是我掩其锋芒的时候,慎独慎行。

—— 题 记

这个秋天,邮寄书籍,电子洽谈,研讨会开,忙碌的我,试图借秋风敛去疲惫,而秋风却不因我的违拗而收起它的漠然。

行走在厚厚的秋叶间,我不敢触摸那些诱发灵魂的经络,那些伤感景色被安排得恰到好处,出落得细致浅淡,一任“风定素花静静开”。

当市作协通知我,《寂寞的青花》研讨会定于11月2日放在一个叫“瑞祥”的茶庄召开时,心下茫然,以往的作品研讨会均在文联或大型宾馆会议室举行,这次为什么放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茶庄呢?

在一个秋阳明丽的下午,我走进位于瓷都莲花山庄的“瑞祥”茶庄。

这里,没有时尚浮华的色彩,安静典雅,仿佛被岁月洗礼过的门窗、桌椅,安静地遵守着午后的静谧,古色古香镂花的茶柜,摆放着款式不一、形状各异的紫砂壶,几幅古老的字画,几枝被季节打理过的野花,喧嚣浮华被关在门外,只有几束阳光、细微的尘埃,静静地落在窗台、桌上,还有茶客的衣襟上。这样的时光,一段闲文是无法描述“万法、自性”的玄妙,一本茶经亦不能概括杯中乾坤的广博。

想起《菜根谭》 上云“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尽在碗盏茗烟。”忽地渗悟放在此地开会的用意……

2号清晨,当我到达景市时,茶庄内已宾客满朋,空气中飘着普洱淡淡的清香。来自省内的全国作协成员,省作协成员、诗词会长,景德镇网络作协、瓷都晚报和乐平报社的同仁们济济一堂,欢声笑语。这是一群秉持独立精神的写作者,他们带着满身才情,曾经写下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和思考,他们在用朴素干净的汉语记录不该被遗忘的记忆,矗立成我的仰望。

景德镇市作协主席江华明主持研讨会,他说:“为什么召开西雅竹的作品座谈会?为什么选在祥瑞茶庄举行?不是心血来潮。我们都看过西雅竹的文章,她的文字清雅安静,为文锲而不舍,文学创作是艰苦的,在急功近利的时代,一些人披着光彩的文学外衣,而不去远离喧嚣与心灵展开对话亦或唤醒一些麻木的神经,从行文或者为人上讲,我认为是失败的。所以,对于西岭雅竹这种执着的文学精神,我们就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今天的会议,我不想开成官方会议,且今后类似的研讨会,还有可能放在长廊、野外举行,为的就是要大家在一起随心所欲畅谈,在轻松的环境中提炼出作者书中的中心要领。”

江华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滕王阁文学院特聘作家和省作协常务理事,他的长篇小说屡见于《星火》《收获》杂志,他的文字机智风趣而不轻佻造媚,血脉贲张却又理智平和,让一贯对严肃文学隔岸观火的我,逐渐喜欢上了那种严谨冷峻的风格。隔着茶桌,盈盈一尺间,我看着他,猛然明白,这世上还有这样一种情形,即使近在眼前,却终与我隔着无法触及的遥远。

作协理事吴远征说:读西岭雅竹的文字,感觉雅气,灵气,书卷气。

一、雅气。作者性情优雅,没有油烟味,脂粉气,她茶,无限思绪尽在《茶情更与何人说》、《人生起伏,请与我共舞》里。

二、灵气。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她每一篇旅游日志或采风文章,审美目光敏锐,高于常人,有着别具一格的韵致和情思,证明她的心灵是纤巧细腻的。

三、书卷气。《无缘新书》《纸上一朵莲》等等,一些清丽的句子,被她描摹得的淡然优雅,形成了她独特的气场和气息,这种气息是任何人带不走的。

“人生识字忧患始”,希望西雅竹在今后的生活中,多读些如《我的乡村我的家》这类厚重的纯文学书籍,转移一些视线,关注寻常命运,我想这样的文字会更有价值,更容易在时光中沉淀。

我在一杯茶中深深低下头来。

我终是女子,经不住寂寞的弹唱,弹着弹着芳华便尽逝。故乡的殇情,触及内心,而偏偏小禅邻家小妹的诉说,白落梅的秋水文章,张小娴的睿智独特,让我一路追风沐,哪知,所有的喜,来不及拉开帷幕,所有的悲,都是台下空无一人的寂静。想起史铁生的那座地坛公园,表面荒废杂乱,实则生机葱茏,为了等那颗少年气盛却残了腿而躁动难安的灵魂,而矗立了整整几百年,终是抚平了作者心灵的剧痛。

景德镇网络作协主席冯干劲评论:读西雅竹的散文,就好像是在听她唱歌,那歌声委婉,恬美,声情并茂,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读她的散文,就好像在读一首首散文诗,那些题目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像一首首动人的歌,给人一种联想,一种回味。读西雅竹的散文,就好像在欣赏一场优雅的舞姿,婀娜优美,旁征博引的穿插一些情节,给人深深的吸引和震撼。读西雅竹的散文,恍若听她在讲故事,那些情节也许你经历过,也许就发生在你身边,使你感同身受,不知不觉被她所牵引,使你不忍离去,欲罢不能。我们也注意到,她在撰文中引用了很多名家名言,这些引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我希望以后,当我们读到别人写的文章时,能发现引用来自你西岭雅竹的名言智语!

乐平作协的雨人,缘于他的牵引,让我走近这个陌生的城市一张张亲切的笑脸。久未写评的他,在《景德镇日报-乐平新闻》“乐平在线”撰写评论给予我长足的鼓励与帮助。他说:“我对西雅竹这个草根作者很熟悉,感动于她长期坚持写作的精神,她的语言水平很高,极有语言天赋,目前在乐平这块可以说无人可及。但感觉她的文字抒情多了一些,前不久我送了一些纯文学的书籍给她,希望她的作品更多的渗透厚重的东西,在纯文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乐平作协主席张新华,行文恣肆,神采飞扬,从不作矜持状。他说:“读雅竹的文章,就象到了女人商场,每一件都是高档典雅的时装,她的文章适合在风轻云淡的晚,泡上一杯茶,慢慢阅读。文章的题目看似随意,但每一篇都起到了很好的铺垫和引领作用。我希望这个来自鄱阳湖畔的新文友,为我们乐平吹来一股清新的田野风,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为乐平文学起到促进作用。”

“美女写美文,不见怪。隔而不离,且行且停,脉脉深情,始终熨贴着自由、闲适和舒缓,这种文字如方良老师所说,倒退三十年,我也会深深迷恋和倾倒。她能抓住别人的眼球和心,在青萌动中引起大家的共鸣,这是难能可贵的。不要改变这种风格,改了,你就不是西岭雅竹了。文学需要金戈铁马,也须有小流水;需要洪钟大吕,也需要浅吟低唱,你只需舞动你的文字袅袅婷婷走过,终究会看见岁月的慈悲。”作协理事老大姐的一番话,仿佛洞穿了我所有的心思,所有的纠结在一刹那倏然打开。

文字,寄生了太多的诡异,笔划间、平仄处掌控了你的心思,它蔓延着,血液一般在你周身回环往复。当我捧着一大堆厚重的纯文学书籍,细嚼慢咽,吸取营养,试图为自己的行文风格找到出口时,我黯然坐在情节之外,内心泛起一股又酸又暖的滋味。是否,厚重的思想,敏锐的发掘,如野夫那样尖锐的拷问才是文学的盛装?

没有人知道,当北京中文在线以1200元买断《寂寞的青花》五年的电子版权时,文字的价值令多少为文者产生了难言的痛心;

没有人知道,在幽幽暗暗的寻寻觅觅中,写满了我的倦意。抨击和沉重的话题我对它没有激情,我只愿把小女子一怀的真诚,在温婉的河里,酿成岁月中永远的痛惜。

记得有位国外作家说过:作为一个作家,就是不断的抒写我们内心的伤痕。洪洲老师说:“西雅竹在每一篇文章中的布局是花了心事的,前一秒雨水,下一秒阳光。她的文字是从繁华中渗透出来的,就是在这种所谓堆砌词藻的后面,你可读出她透心的凉?她对生活率真,义无反顾的投入,又小心翼翼地把悲伤藏起来,给思想穿上华丽的服装,掩饰她的伤痕,她添加了水墨丹青的元素,给文字穿上小资的外衣,这种感觉温暖吗?我却感到她文字世界中的残酷……“

“华丽的外衣下掩藏着伤感”,听到,心酸霎那间涌上心头。

想到苏雪林,她的婚姻幸福,因一些言论被外界排斥,她陷入深深的挣扎痛苦中。但她那个时候的文字非常干净,非常美,甚至非常写意,她写花,写草,写树,写秋雨,恬静悠然,她背离生活自认那是“文字的谎言”,而我宁可相信那是她真实的世界,她掩藏悲伤,让那些渴望得到的东西在笔尖下幸福的蔓延,正如范晓波所言:“生活从来就不是遵循哲理出牌的,至少,要有人站出来为这种情调代言。”

会上,市作协副主席江哲、作协成员杨瑶红、《瓷都晚报》封总、乐平报社的依人、省作协的刘庆玉、诗人方良一一谈了自己的看法并指出了《青花》一书存在的不足,作家李政群送我四个字:“见字明心,对纸梳妆。”

江主席最后勉励我:“今天的会议开得很成功。西岭雅竹,笔名本身就是她风格的扩写。《寂寞的青花》不泛指青花,而是指她甘愿在文字的天空,象青花一样等待天青色的一场雨。这里面包涵了她对文学的追求,在寂寞中优雅,在孤独中绽放,也有美学的象征意义,形成了她独特的文笔和风格。好的文章不一定非要唤醒人们伟大的心灵,带给人们深沉的思索,只要符合时代,健康唯美,有受众面,就可以。我年轻时,听说金庸梁羽生的小说写得好,想去模仿,看了一两篇我不敢看了,怕他影响我的思路和写作风格。文学讲究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如果世界上只允许一种风格的文学存在,我想大家都会走。现在的文学就象作家王蒙所说:脱贫没有脱俗。西岭雅竹,现在是一朵寂寞的青花,那么,十年或二十年以后,你的文字是否还会纤尘不染,无阿谀之风,汲汲之气,躲闪之态?这正是我们对你所寄予的厚望!”

……

一个个谆谆教诲重叠在我的脑海,三个多小时的研讨会在轻松的气氛中结束了。

我们手捧香茗,看杯中的茶叶在水的冲泡下缓缓舒展,在那很轻微的声音里,可聆听四季花开花落的动静,可忽略江湖潮涨潮落的澎湃,仿佛一片空无,又含无尽乾坤。终有一日,生命将绝尘而去,那时,谁家的红炉正旺,谁家的新茗正香,也许,那时,那事,一切的一切,都已是一杯隔夜的冷茶了,而我只需记住,祥瑞茶庄,这一群从容不惊的过客……

作者:西岭雅竹 QQ:150872549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