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柴静

2013-10-30 08:54 | 作者:时间会躲远。 | 散文吧首发

“大家好,我是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她喜欢这样介绍自己

她是央视著名记者,也是我最喜欢的新闻工作者之一。

我所知道的她,人如其名,如一把火柴,点燃希望,温暖人心;静若秋水,波澜不惊,却扣人心弦。

了解柴静,是从她的书《看见》开始的。

无意间注意到新书的宣传片,醒目的标题- “一个记者十年的记录,采访之间的生命往来”给我留下了很深的映像,一开头便是铺天盖地的采访片段,地震奥运、非典等一系列重大事件,都有她在新闻现场奔波的画面,我不禁心生好奇,是怎样的一种动力,能够支撑着这个单薄瘦弱的身影迸发出如此强大的能量?

翻开书的那一刻,就被深深吸引住了,柴在书中的自序写到:“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从记者的身份上升到“人”的角度,十年中,流经过身上的人和事构成了如今的柴静,也让她一步步褪去昨日的凌厉与锐气,变得宽厚稳重,不断地犯错、不断地拆去过去的迷障,建立全新的观点、全新的自我,这是此书旨要为读者传达的观点。我说不出书里呈现了作者怎样心态,也许是处事的一种谦逊,也许是待人的一种坦然。

二十章的内容,四百页的文字,挺厚重的一本书,从阅览到体会,从思考到理解,不得不用很长一段时间来消化。

痛并幸福

早期刚进央视的柴静还是个倔强固执的小姑娘,后青期的任性、冲动还未全然散去,在领导和前辈面前表现得昂然自若,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可随着工作中一次次的尝试失败,她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板。为了克服自己的这些弱项,在非名校背景、非专业出身的情况下,柴静度过了一段痛苦的适应期。聪明人还得下笨功夫,她说自己从蹲马步开始学起基本功,拼了命地去学习,学做策划,观摩同行节目,自己编制节目,常常熬到凌晨三四点。“人们声称的最美好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白岩松曾这样鼓励过她。

“忘我”的执着

真正使柴静让广大观众所熟知的是那期《“非典”狙击战》,柴静是最早冒死深入“非典”第一现场,出境采访的记者之一。几乎是在得知疫情的同一时间,柴静毅然决然地主动提出参与现场报道。之后,观众在电视上看到昏暗的病房里,裹着厚实的消毒衣,一张苍白瘦弱的脸,那便是柴静。她在书中描述过这样的境地-死寂的隔离区内,充斥着绝望的气息,强大的恐惧感迎面袭来,在目睹着一个个生命在病魔的摧残下岌岌可危,人们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恐慌下,她没有表现出怯弱,没有放弃作为记者的社会责任,没有远离新闻第一线,将最新的疫情讯息与最大的信心带给观众。在与死神博弈的狙击战中,柴静绝处逢生,无疑成了胜者,她在书里这样写道“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

朴实无华,自然流露

在我看来,柴静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她的节目极富人文主义色彩,她的采访淡化了所谓的技巧,像一位朋友般倾听、感受,拉近了与被访者的距离,建立一种相互信任,从而让事件呈现出最真实的一面。与传统的调查新闻不同,柴静的报道更像是一件浑然天成的艺术品,以人本然的姿态与真诚的交流让调查对象缓缓敞开心扉,呈现出有血有肉的内心世界,再加之平时又富有感染力的台词,平淡自然的主持风格,让整个节目颠覆了传统意义上严肃而枯燥的深度报道,真实却不乏人情味,使观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同时,这也引起了很多的争议,话剧人牟森评价:“《看见》不是新闻节目,是文学节目“。

2003年,柴静进入《新闻调查》,报道了“少年连续服毒自杀案”,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柴静像“知心姐姐”一样,陪伴在孩子们的身旁,抚慰一颗颗受伤的心,柴静说,面对着服毒自杀的小孩,与他们相处,就像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在这个节目有个镜头-她蹲下身子,为被访的孩子擦拭泪水,当时受到了很大的争议,一些人认为这个举动违背了记者这个身份客观的原则,有人甚至批判她是“表演性主持”,而今十年后,回顾起这期节目,身为记者的职业要求与身为普通人的一种情感表现存在对立时,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理解她的。记者也是以“人”为基本,也有正常的情感诉求,不能因为职业的限制,而表现出有违人道的“冷漠”。国学大师钱穆说过:“人生的一切美与知,都需要在情感上生根,没有情感,亦将没有美与知。”

柴静的采访,回归了人性的本真,让观众看到得不仅是冰冷的孩子,还有一位温暖人心的主持人,真情流露,理性思考。

一路成长,学会感受

在《新闻调查》的六年时光,无疑让柴静蜕变很多。《新闻调查》是以“调查性报道“为主体,即揭露社会黑幕,伸张程序正义。曝光社会的黑暗,意味着要深入社会的阴暗面,在龙潭虎穴中与恶势力短兵相接,斗智斗勇。再者,调查类报道是否能够做成功,成功后能否通过审核而播出,不到最后关头,谁也没有把握。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这类报道存在着很大风险,柴静当时的偶像是法拉奇,对于采访中与对方周旋、战斗所带来的快感,刀光剑影中的种种戏剧化的瞬间、种种极具张力的元素,个人英雄主义情结,柴静非常迷恋,渐渐地,她喜欢上了带有攻击性的采访。

面对着重重黑幕下的被采访者,柴静就像是棋逢敌手,使尽浑身解数对抗劲敌,有时甚至有一种得理不饶人的架势,有人评论节目中的她:“这个记者语带嘲讽,步步为营。“

带着这样的状态兴尽淋漓地做了几年硬新闻后,媒体的风向逐渐收紧,选题越来越难以通过,再之后”调查性报道“式微,其间的很多事件,包括08年的两会、地震、奥运、陈虻去世、因故离开《新闻调查》,给柴静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她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反思自己的过去。柴静说这是她心灵独立的开始,通过阅读,在困惑中从书里寻找依附。

柴静成长了许多,她的姐妹也是曾经的同行范铭说:“她不再象过去那么咄咄逼人了;她开始重视‘感受’多于‘道理’;‘体察’世间的矛盾多于‘揭示’;‘宽谅’人性的弱点多于‘批判’”。

卢安克在给她的一封信里写道:“‘感受’不是欲望和情绪,没有‘要达到什么的’动机,只是‘诚实和持续不断地对事物平静观察’。”

关于柴静采访卢安克的章节,书中用了最长的篇幅叙述,我想,与卢安克和他的孩子们在板烈的相处,让她脱离过去的一些固若金汤的观念和价值观,重新解构人性。在很大程度上,卢安克的思想与柴静所传达的一种“独立“的理念是有很大共性的。

“独立”从何而来

新书的读者见面会上,柴静与读者们分享起了自己与阅读的不解之缘。柴静出生于70年代后期山西的一个小县城里,在有限的环境里所能接触到的读物是十分稀少的,《读者文摘》(现名《读者》)是她所能看到得唯一的杂志,童年的柴静,性格有些孤僻,陪伴她大多数时间的,除了广播,就是书刊了,在那个家庭教育相对落后的年代,她是靠着阅读一点点培育和滋养心灵的土壤,阅读成为了她最好的朋友。

09年,面对突如其来的一系列变故、所有的安全感与归属感都烟消云散,困惑中的柴静选择了阅读来强大和丰富自己的内心,读《顾准文集》让她深有感触。顾准是上个世纪的知识领袖中少数的能够保持独立思考并且拥有国情怀的学者之一,顾准面对惨痛的经历,以历史的角度观察现实所降临在身上的一切,将其理解成必然性的一部分,这得以让他变得宽容,化埋怨现实为完善自我。顾准带来的启发是无穷的,他心灵的每一层困惑,柴静都曾经过,他晚年去过的地方,柴静也常常独自走过。

实际上,顾准的存在对于柴静是一个示范,在经历上有相同之处,同是因为 他们不畏惧“强权”,为百姓说实话、捍卫正义而被迫离职,遭受冷遇,只不过,顾准的境遇要凄惨很多,在过去如此动荡不安的年代,顾准尚可艰苦卓绝、志向于学,柴静从中更加懂得面对事物不抱怨、不推诿而应该挣脱自身束缚与蒙昧,化改造为认识,化批判为理解。

1946年鲁迅在北京大学开学典礼演讲时说:“独立要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傍门户,不依赖别人,不用别人耳朵为耳朵,不以别人的脑子为脑子,不用别人的眼睛为眼睛,这就是独立的精神。”

翻完后记,书里的内容暂告一段落,笔者的形象在脑海中趋于丰满,仿佛自己也跟着她的报道走过了中国的十年,有人说这本书是中国社会变迁的备忘录,也有人说是她十年记者生涯的自白书,不管怎样的说法,书中记录的人和事为历史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十年”,也让我们记住了这个代表着美丽与智慧的字眼,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