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如何进入“道”的精神家园有感

2013-08-13 14:56 | 作者:六维 | 散文吧首发

刚刚拜读过陈老先生的大作,不禁有所感悟,假借此机会,谈谈自己的看法,抛一块“砖”

陈老先生以中国老庄文化点评世界产生问题的根源,最终落脚到提倡用古代先贤的智慧来解决问题,老子“道法自然”庄子“道通为一”在陈老的笔下深入浅出,引经据典,使文章深刻犀利,不禁让人醍醐灌顶。

老子道家文化以“无为”“无言”为最高推崇,现如今对“无为”的理解也众说纷纭,“无为”并非是无所作为,而是不要以人的意志偏好为依据做出选择和行动,是要根据本质而作为。看似有些晦涩,其实很容易理解,老子《道德经》开篇名可名,非常名。已经把问题说的很清楚了,此处的“名”是什么呢?是人根据自身的好恶而界定的概念,在历史的长河里他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如果依据这些不确定性的“名”作为依据,那么作为只是更加的背离了本质。世界所产生的问题究其根本是人类概念的世界出了问题,还是本质世界出了问题,很显然,本质未变,而是人类给自身构建的概念世界出现了问题。陈老的进入“道”的精神家园的提出,就是要人做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概括之,人要根据自然本质的方式运转,那“自然”如何生息,在老子《道德经》也有所体现,“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其意由自身最根本的需求而生息运转,如佛陀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人过多的“智慧”构建的一个又一个的“相”让人逐渐的放弃本来真是,执着这红尘,殊不知红尘中弥漫这“贪、嗔、痴”由而引发了各种矛盾,上升为战争,终至灭顶。

那么,真如陈老所说,人类的入“道”能够解决灭顶之灾吗?依我之见,入“道”的过程只不过是延缓了这个时刻的到来,此言论看似怪诞,耸人听闻,但却有它存在强有力的支撑,《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以深刻的言明了此种真谛,天地大道无所谓仁慈,它对于世间万物都是公平的,不会因为人类自称为万物之灵长而有所偏好,都逃不脱生死存亡的规律。此为力证之一,其二,道家标志太极图,大家都非常熟悉,看似静止,其实阴阳之变始终无使无息,图黑色部分为阴,白色部分为阳,阴阳相交之地以极阴极阳命名,假使人类全部入道,进入一个极度同频率的时刻,以此时以极阴极阳代表,表示一个事物进入了一个极点,那么依据到家阴极则阳阳极则阴的观点,极阴极阳便是一个转折的时刻。人类将走向那里,便不得而知了。

在西方圣典《圣经》创世纪中有一则很有趣的故事,故事中有伊甸园、亚当、娃、蛇、还有结有智慧之果的树,这个故事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但我更偏向于是亚当夏娃自己走出了伊甸园,而并不是上帝赶出来的,就是人类吃了智慧的果子,开始有了本质之外的欲望,产生了各种认知,也就产生了烦恼。所以人类是自己走出的伊甸园,还是需要自己走回去,只是在天地运转中人类迷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想要回家,也只有借助古代圣贤的给我们的方向,一步步找到回家的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