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绍兴(刘季)

2013-06-10 14:45 | 作者:编辑刘 | 散文吧首发

小城绍兴

感觉中的绍兴就是鲁迅先生笔下描述的那种人间风情,小流水,乌蓬船,社戏,女人们的头上总是包着一块蓝底白花的头巾,而男人们的头上又总是戴着一顶乌毡帽,小小的镇子就像人们说话的声音,宁静平和而又带着点淡淡的优伤,这可能和祥林嫂有关和闰土有关和孔乙已有关也可能和那个叫沈园的地方有关。

到达绍兴时是下午,眼前的绍兴比想象中的绍兴要现代的多,大都市的建设规模已初见端倪。天上下着小,绍兴街上的人很少,一些沿街的店铺也都关了门,很少的行人带着很少的表情不急不忙地走着,沿街的一些小河里停放着小船,我不知道那是不是就叫乌蓬船。路两旁的广告牌上都是绍兴的古今名人,大禹,勾践,周恩来,鲁迅,王羲之,蔡元培,秋瑾,徐渭,这些人物使绍兴小城有了文化气息和历史的底蕴。也使得小城有了与众不同的天生丽质。

其时正是南方的霉雨季节,手摸哪儿都是潮乎乎的。

在绍兴,我发现有很多的房顶是黑色的。不仅是普通的民宅连一些颇有大都市特色的现代建筑也是用那种黑色小瓦做楼顶,我不知道这是有意还是无意。眼下很多城市都用五彩缤纷来装扮城市建筑的今天,绍兴人却依然喜这种纯净而单一的色彩,鲁迅先生的铜像,秋瑾的塑像,还有咸亨酒店门口孔乙已塑像都是这种颜色。这使我对绍兴有了一些心灵深处的感动。谁能否认这种选择不是一种生命意义上的坚守呢。绍兴人说黑不是黑是说乌,乌蓬船乌毡帽乌干菜,我想如果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颜色的话,乌,也许就应该是绍兴的颜色。这种颜色有着传统的中国水墨画风格。同时也是有着质朴的文学意味的。黑色是内敛的宁静的其中却又含着那么一点寂寥。这其实正是历史和文化的品质。无须姹紫嫣红照样在于无声处散发着动人的魅力。

从三味书屋到鲁迅故居这中间的距离不过百米但是我却分明还能感受到先生当年的踪影,桌面上的那个“早”字显示先生的认真和非凡的自勉精神。人生之事有哪一样不是从“早”就开始的那。一个“早”字就是一个命运的符号。鲁迅先生后来的“我以我血荐轩辕”,以及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实都是从这个“早”字就开始了。

到绍兴肯定要到一个地方,沈园。

这个沈姓的私家花园因为有了一段让人肝胆欲穿的富有诗意的爱情故事而名扬八方。沈园的游人很多,但我却认为这个沈园永远只属于两个人。走在青石板的小路上,想着八百多年前那一幕,陆游和唐琬,在那么多的达官贵人中,这两人意外相遇。那是个天的午后众客人欢声笑语凌罗绸缎花香水流,然而有两个人的心却是冷的,于是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我不是陆游也不是唐琬,我只是一个过客,我相信在成千上百的游客中肯定有很多如陆游和唐琬一样心照不宣的相爱着的人,他们在默默地感受那份山盟海誓而又脆弱的爱情。

小城绍兴因为历史文化而散发着一种芳香。这里的大街小巷都有着可圈可点的遗迹,她有爱国主义的民族英杰也有文化名流的千古绝唱。对于绍兴我的记忆中除了那些让我敬仰的爱国人士和文人墨客之外,她的气息也是让我永远无法忘怀的,这种气息和绍兴的历史血脉相连唇齿相依,那就是乌干菜臭豆腐和孔乙已的茴香豆。这是一个城市的气息,就像人一样总要有他自己的一种气息一样。独特的、才是永久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