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拾贝,染尘墨香

2013-05-09 20:51 | 作者:山中树 | 散文吧首发

——读《心灵鸡汤》体会点滴

书是知识的港湾,人生旅程的风帆。读书能赋予我们励志、明理、诚信和文明礼仪,坚定人生目标、理想、信念、价值和去向,更是启蒙人生价值理想的催化剂。同时,更能让人启迪思维、陶冶情操、励精图治、昂扬斗志、奋发有为。隅读《心灵鸡汤》一书中的-则则小故事,也对此书情有独钟,细读意喻深入浅出,故事联想折影,读之有趣、有味、有骨、有肉……与同事们共勉,阅读鉴赏佳作有感。

——山中树题记

时光,与书结缘

岁月蹉跎,光阴荏苒;来,书香国网一路飘红,企业文化层出不穷地推陈出新。扬首回暮-瞬间,多少时光在日出日落中从指尖悄悄溜走,多少光明使者肩负起履行社会责任的庄重承诺,多少企业文化和电网人的传奇故事在岁月的钟声里沉淀、升华、飘香。

日月如梭,时间飞逝;云蒸霞蔚,暮鼓晨钟。时代犹如快速奔跑的列车,工作的平凡、枯燥、压抑,物质文化生活的高视阔步和快节奏,无疑给我自己增添了逾越时代发展的鸿沟和距离。文化兴企,科学强企,精益化管理,以文“化人”提素质,强化管理促提升,把我们绑上了“五个发展”、“建设世界-流电网,国际-流企业” 和“一强三优” 现代公司的战车,“诚信、责任、创新、奉献” 理直其壮地成为了我们新时期电网人的核心价值观。

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非常喜欢《罗马假日》里的一句话:“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现实中不是每个人都有充足的时间去旅行,那么在静里灯下执一卷书,也是一种别有一番远足的情调、趣味和陶醉。

我越来越喜欢一些小精悍的文章,如散文、小小说诗歌等。每次都在不释手之间,阅读网站或媒体刊载的相关文学、散文、诗歌等等,分享他人在文字里的快乐、激情、浪漫、情感……或潜心逐字推敲晰理,联想文字之趣味,创作之灵气;或欣欣然抱本书回家,息心细读佳作美文,借他人的经论、典章、名言和精准的妙笔、老练的文字功力或文学语言,给自我积淀文字功底和创作灵感。

行走文字,与书牵手,偏心扉页,独有痴恋。更愿意做个安静的光明行者,在书中品味人生,放远视野,在深邃的书页间守候自己,守住那文字最初的萌动、遐想和惊喜,然后用笔涂画出一些比春天温暖的画面和记忆

荡漾在寻求知识的海洋里,读书便让我养成了一种闲情逸致的乐趣和奢求。在“阅读-本经典书籍,提升专业素质”的感召下,于是,我又一次打开了《心灵鸡汤》这套书……

细读,言之凿凿

“我们过着尘埃喧嚣的生活,心灵太多的负累,渴望夜晚的明灯照在这温暖的书页上,让我们沉醉于每个故事中一点一滴地感动。”这是《心灵鸡汤》封面上的一段话,这便是我整个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她拭去了我蒙尘已久的心灵上的一层厚厚的尘土,让我能够清明透彻地去感知我身边的一切。窗外声淅沥,灯下故事连环,字里行间那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忧与乐,逐一跳跃在眼底。

《心灵鸡汤》这本书是由杰克•坎菲尔和马克•韩森共同主编,两人皆是全美著名的激励演讲者,他们除了合作推出这本书外,还有其他系列作品∶《心灵鸡汤II》、《心灵鸡汤III》……《心灵鸡汤关於青少年》等,并且翻译成数十种语言,将爱与感动传送至世界各地。本书收录了近百篇的故事,每位作者都提供了他们的生活体验和处世哲学,而编者再依主题分类编成,七大主题包括∶爱的力量、学习爱你自己、教养之道、论学习、让想成真、克服障碍、处世智慧等不同的单元。内容大部分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凡故事,喻情谕义非常温馨,也发人深省。

先说“智慧”——“智慧在我们生命中流转,像一泓清泉甘洌的清泉。其中一篇叫“转换心灵素质”。一天,有位小女孩参观果园,看中了一个大西瓜,想买下来。“那个大西瓜要三块钱。”园主说。“可是,我只有三角钱。”女孩说。园主指着一个很小的西瓜说:“那个怎么样?”“我就拿那一个!”女孩说,“就让它留在这里,我一个月后回来拿。”小女孩很聪明,懂的时间可以用来转换成长。二十一世纪的人,也可以用日常时间,换取实现自我的心灵素质。此生是真实的,不是来彩排的。转动的生命,从而转动了命运,自转公转,不好转好,都转当的最好而喝彩。假如我们能够在我们活着的每一天尽可多的在日常生活这个经营场中换得一些真正有价值的心灵素质,那便是一本万利的经营者。

至于“意志”——“在意志的地平线上,我要扭转你的目光,去注视群山空灵的画面,那里的浓荫会使你步履轻松。”其中一篇叫“永不认输”。西蒙思一家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美国家庭曾经很有钱,还雇用了一个司机,但是一九二九年股票市场大崩溃后,他们失去了所有财产,只得搬到亲戚家寄人篱下,靠变卖妻子的珠宝度日。不久之后丈夫死于中风,妻子开始在一家做信封的工厂工作,经过多年的奋斗,妻子终于赎回了她以前变卖的珠宝。她的女儿专门写了一本书记载这个故事,书中说:“母亲从来不怨天尤人,她的决心和毅力使这个家庭得以维持下去。一个人尽管遭遇不幸,但只要有决心和动力就能够克服种种困难,我的母亲正是怀着这种决心,一定要重新那些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她所做的就是忘记过去,展望未来。”生意场上谁能常胜不败?谁敢说自己从来没有过投资赔钱、生意失败、饭碗丢失、良机错失或者计划落空等事情?不过面对失败、损失、挫折、不幸和危机,人们的态度各有不同,有的人跌倒又爬起来,有的人跌倒了就再也没有爬起来。谁是真正的成功者?是那些永不认输的人!

挚爱,心随风移

日新月异的现代文学艺术,标新立异的创作名言隽永,书是心灵和励志的窗口,是启迪智慧和创新思维方式的闸阀,也是个人情感的发泄地。

再读《心灵鸡汤》的章节,在《解救海星》这篇文章中有人感到疑问∶海滩上有成千上万的海星,犹如天上繁星,这样做并不能改变什么。他微笑,仍是弯下腰再度拾起另一只海星,当他把海星丢进海中的时候,喃喃的说∶又改变了一只海星的命运了。也许一个人付出的关怀在大环境之下显得非常地渺小,但仍然有它的力量和作用,如同“又改变了一只海星的命运了”这句话的意义一样,一个人的力量很微小,但如果能推己及人,大家所发挥的爱将是无法衡量的,所以千万别小看自己的贡献。每个人都有付出关怀的权利和能力,只要肯付出真爱,即使是一个关怀的眼神、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温暖的拥抱,都会让接近你的人有如沐春风的感觉,身旁的世界也会因此更明亮,所以不要忽视爱的力量,因为它有时候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未来。

《爱,创造力量》使我明白:随处散播你的爱心,就从对你的家人开始,多一分关爱给你的孩子,你的另一半,然后你的邻居……,让每个接近你的人都有如沐春风的感觉。给别人一个关怀的眼神,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温暖的拥抱,为上帝的仁慈做见证。《爱是所有回忆》让我知道:苦痛会消失,唯有真爱永留心间。《真爱》中“上帝啊!一个驼背的妇女将是个悲剧,求你把驼背赐给我,再将美貌留给我的新娘。”着实让我感动。

这本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卷七中的故事:《野雁的感觉》。这个故事讲的是一群大雁互相帮助,飞往南方。一路上,它们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它们齐心协力,借助团队的力量,最后成功到达了南方。这个故事中布莱克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深:“没有一只会升得太高,如果它只用自己的翅膀飞升。”其实,何止是鸟,其实人也一样。人与人之间只有互相帮助,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一个人如果脱离了团队,就一定不能获得足够的帮助来赢得成功。记住,成功的总是那些懂得和别人互帮互助的人,因为他们有更大的优势。记得有个人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两个交换后仍是一个苹果;但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两个交换后就各拥有两个思想。”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团结的集体总是能胜过任何一个人。

读完这本书,我走过的也只是我慢慢旅途中的一个开端,但正因为有了这个美好的开端,我相信我能,一定能给我漫长的旅程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励志,染指墨香

《心灵鸡汤》-书中的三百多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蕴涵了深刻的道理和哲理,它让我学会去疼爱他人,充满信心地去迎接生活的挑战。在我面临挫折和失意时,它会使我得到鼓励和慰藉;在我面临成功时,它又会让我对未来充满希望。它将成为我一生中永远的良师益友和充满营养的丰盛“鸡汤”。

作家二月河曾说过:“翻开古今史典文论,没有哪本书是教人为非的,即使是八股时文、糟糕无用的烂文章,也不见得有什么歹意。”爱好阅读是一个人有品位的标志性品质,书籍不仅仅是物质的纸张,它更承载着人类长久以来的文化积累,是文化的象征,我也知道开卷有益,可那样的书我终是不沾的。

一位同事问我:“山中树,你写稿子写不够吗?灵感怎么捕捉?创意来源在那里?……”在写作前,我会去留意-些事或非,然后不加思索地去写,从来也没有考虑是否发表与否!杜拉斯说得好:若是人们在动笔之前要写什么,那就没必要写作。我不刻意去寻找所谓的灵感,我唯一做到的,便是看书、心静、随遇、淡然,那么,一些灵感就会在某个拐弯的路上漂浮而出,带着温柔典雅的气息,如期而至,落笔成句。

唐朝的诗书,精魂万卷,卷卷永恒;宋朝的诗句,字字珠玑,笔笔生花。书,可以说是照见自我的另一面镜子,有时心灵不曾如期醒觉事物变幻的来龙去脉,但眼睛会给予诚实的告知与提醒。久而久之,心灵自会暗香盈袖,一种气息在记忆中始终不离不弃。

于是,阅读便了自己偷闲的去处。无论古今中外文山泰斗的名著,还是传承千古的名言绝句或经典散文、现代诗歌、人生格言、感想杂文也都成为了我阅读的对象。在书页中去感悟、去领略、去鉴赏那些栩栩如生、羽扇纶巾的名言佳作。隅尔,心血来潮时也在“散文吧” 去贴上一些豆腐块,与网友、文友、粉丝们交流一些凡尘杂记或写作意喻,忙在其中,不着边际其乐融融而留恋忘返……

当然,《心灵鸡汤》给我的帮助远不止这些。它还教我应该去爱护他人,去学习,如何实现梦想,怎样去克服障碍,面对死亡的态度等等。感谢《心灵鸡汤》对我的帮助,我将永远记得《心灵鸡汤》授予给我的一切哲理。

宜宾江北供电局 王渤涛撰稿

2013年5月8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