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记忆

2011-06-15 14:52 | 作者:涵予 | 散文吧首发

那是上世纪60年代的小城,简单、淳朴、安静。如今的小城早已被日益发展的现代化所取代,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经济繁荣,但我心中的小城依然存在,那里的人,那里的事,那里的风土人情……

小城是一个县城,按当时的行政区划,小城分东关、西关、南关、北关。小城不大,但也具备城的特征,机关、学校、码头、商店······新潮的女人们也会烫发、穿花裙子、穿皮鞋。我们女孩子则是谁的两条辫子长得最长谁最美,特别是辫梢再上扎上两条彩绸,走起路来摆来摆去,像两只蝴蝶翩翩起舞,那就更美了。

当时我父母都在城里工作父亲在在县政府机关,母亲在一家工厂。工厂在东关,东关离城里大约有一公里路。为便于母亲上班,我们一家住在离工厂不远的一家民房中,两间南屋,门前还有一个4、5个台阶的月台,房东是一对老年夫妇,他们住在北屋。两间房子每月的租金只有三元钱。天屋子里很冷,生一个烧渣滓的炉子,渣滓就是用土和煤加水和在一起的一种泥巴状的燃料。我们和房东家的关系处的很好,他们的几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老两口闲不住,托我父亲在城里办了个营业执照,卖起了“油粉”,当地的一种小吃,用油炝锅,再放上粉条等原料做成的一种咸粥。他们每天起的很早,天不亮就推着小车进城,8、9点钟一大桶粥就卖完了。记得我每天都有一碗粥喝。那时候生活条件很差,能喝到一碗油粉,吃到一根油条也算是很奢侈了。

我们虽然住在东关,但是家里为了让我上全县最好的学校,送我到城里上学,城里的学校叫城关小学,是全县的宝塔学校,县直机关的孩子一般都在这所小学。上学每天来回要跑十几里路,不管刮风下家长从不接送,不止是我,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上学自己去,放学自己回。不过那时的城里很少看到汽车,骑自行车的人也不多,孩子们走在路上家长是放心的。后来我们同住在东关的同学自发地组织了一个东关队,高年级的照顾低年级的,大家互相帮助。每当学校放假组织活动,老师就让我们以东关队为单位选出队长。队长很负责任,带领我们学雷锋做好事,到各单位扫院子,还带领我们勤工俭学,到处捡玻璃瓶子和碎玻璃片然后卖到收购站,所得钱交给班级统一管理使用。当然我们也调皮捣蛋,记得有一次队长带领我们到池塘里挖泥鳅,我们挽起裤腿,卷起袖子,脱下鞋子到泥里用两只手挖起来。泥鳅还没挖到,被蚂蝗叮上了。这种虫子不但咬人而且吸血,它一旦叮上人就会使劲的往皮肤里钻。一次我发现自己的腿上叮着一只蚂蝗,吓得哇哇大叫,还是男生有办法,拿起鞋底冲蚂蝗叮咬的周围使劲地拍,拍了几下,蚂蝗自动脱落了。后来大人们告诉我们抹烟油和清凉油会防止蚂蝗叮咬。以后再挖泥鳅,我们就在腿上抹上清凉油,蚂蝗闻到清凉油的味就不敢靠近了。那年的暑假我们去挖了很多次泥鳅,也挖了很多条泥鳅。

每天上学,我都要路过小城一条街。记得这条街上有一家“国营红旗饭店”,一家“国营百货公司”,一家“国营新华书店”。当时虽然是完全的计划经济,但也有有益补充,如个体经营的镶牙诊所、自行车修理铺、理发店、照相馆等。我的一个同学的父母就是开照相馆的,当时他们家的经济条件比在机关和工厂上班的家庭好得多。那时候学校有活动,老师要求我们统一着装,白色上衣和蓝色裤子,有的同学没有,而她总是有多余的借给同学。我们好不羡慕。

城里的居民一般家里都有门脸房,门前摆摊做小生意,有卖瓜子的、卖麻花的、卖西瓜的。那时候卖西瓜的可不像现在一车一车的卖,都是把一个西瓜切成多块,摆在桌子上,5分钱一块,卖主拿着一把芭蕉叶扇子不停地扇着,买主一般一次买一块。

小城最热闹的地方是码头,说是码头,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码头,因为既不在海边也不在河边,既没有船舶也没有游轮,只是小城有一个湖,人们在湖里捕了鱼虾螃蟹之类的集中在这里交易。每天早晨是这里交易最繁忙的时刻,刚上市的鱼虾螃蟹是活的,莲藕是新鲜的。还有卖各种小吃的、蔬菜的、鸡鸭的、挎着木箱子吆喝着“卖烟卷”的等。小商贩们得吆喝声,熙熙攘攘的人们的吵杂声,整个码头说不上繁荣,但也热闹。

城里有一个露天的剧场,晚上有时候放电影,有时候演戏,电影票5分钱一张,戏票一毛钱一张。只要有5分钱肯定会去看电影,《鸡毛信》这场电影至少看了十遍。有时候5分钱也没有,就和小伙伴们在剧场门前玩耍,等电影快结尾时大门提前几分钟打开,大门一开我们立刻蜂拥而进,结果是你挤进去了,电影也快结束了。每当剧场演戏,一般是我父亲带我去,演什么戏,当时我还看不懂,但知道是京剧。看京剧我最喜欢看花旦,喜欢花旦头上戴满花的样子,每次看完戏,回家我也找一些花啊绸啊什么的戴在自己头上模仿着比划着。我最不看花脸,花脸一出场,就吓的捂上眼睛,害怕他从台上跳下来。至今我很喜欢京剧,经常到KTV去唱几段,想想可能是受小时候的影响。

整个小城就一盏路灯,晚上街上几乎看不到人,只有卖烧鸡的敲打的梆子声和吆喝声把寂静的小城晚渲染的既生动又神秘。时光就这样静静地流淌着,小城的人们就这样恬静的生活着。

突然有一天,小城的街上贴满了大字报,到处是游行的队伍,到处是喊口号的人们,大家都戴起了红袖标,袖标上有的写着“红卫兵”,有的写着“先锋队”。我们还没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学校也停课了,高年级的同学开始串联,后来批斗校长,还以班级为单位批斗班主任。一天我们班里的一个女同学,一边哭着,一边写着什么,她是县委书记的女儿,原来她爸被划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被批斗,她在写与她爸爸划清界限的决心书。县长的孩子,县委书记的孩子一夜之间变成了“狗崽子”。那段岁月简直不堪回首。我的小学从一年级一直读到8年级(应该是6年级毕业,但中学不招生)。

60年代末,母亲带领我和弟弟们离开了那个小城回了老家,因为我母亲不再在工厂上班了,我们也就不能在城里吃闲饭了。文化革命后给母亲落实政策,办理了退休,我也有机会再次进城学习和工作。

光阴荏苒,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小城的昨天已经很遥远,小城的今天早已变了模样。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流进了月色中微微荡漾……曾经的小城,心中的小城,就让她在月色中随风荡漾吧。

评论

  • 原上荻花:生动,我们记忆中“文革”前的小城就是这样。
    回复2011-06-16 09:11
  • 韩村伊人:那些曾经的欢笑,曾经的忧伤,都已经渐行渐远。让回忆旋转,为生命留下璀璨的痕迹,记录 下生活的点点滴滴.....
    回复2011-06-18 00:42
  • 布衣娃娃: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
    回复2011-06-18 14:22
  • 流动的诗:这样的小城在电视里见过。赞一个。
    回复2011-06-18 14:49
  • 涵予:谢谢大家的评论,对小城只是一些零碎的记忆,大体能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特征,让年轻人做一简单的了解。今后多向大家学习。
    回复2011-06-18 16:15
  • 荷塘月色:我也来赏小城记忆。用纯朴的笔调写出了那个年代的故事。我的小人书,我的童年,在80年代初一直伴在了成长的岁月中。显然,您的童年也是有小人书陪伴成长的,那时的小人书可是我们骄傲的财富哟!问朋友好。
    回复2011-06-18 16:26
  • 涵予:《小城记忆》市级刊物发表。谢谢所有阅读评论和发表者。谢谢!
    回复2011-06-24 09:50
  • 眷恋如昔:这不仅是一座小城的记忆,还是一段历史的记忆,一个时代的记忆!
    回复2011-06-28 11:13
  • 涵予:回复@眷恋如昔:眷恋如昔说的好,是这样的,年龄大了就有一些历史资源。谢谢你的阅读。今后多提建议。
    回复2011-06-28 11:16
  • 一滴水:多美的小城春秋啊,她是历史真实的剪影,你把她描绘的清香飘逸,好文笔,赞!
    回复2011-07-08 22:07
  • 涵予:回复@一滴水:谢谢一滴水来访,希望看到你更多的好文章。晚安!
    回复2011-07-08 22:20
  • 沧海一粟:温馨的回忆,来自于童年。从新拾起。美丽悠长。能够勾起我的童年
    回复2011-07-08 22:45
  • 涵予:回复@沧海一粟:谢谢沧海一粟朋友的的来访。周末快乐!
    回复2011-07-09 10:22
  • 平蓉静儿:美好的回忆,让人难忘!问好!
    回复2011-08-18 22:59
  • 涵予:回复@平蓉静儿:谢谢静儿的来访。祝好!
    回复2011-08-19 10:43
  • 喜闻乐见:老师把小城故事描绘得栩栩如生,是一部深沉的历史画卷。赞!
    回复2011-11-14 17:09
  • 涵予:回复@喜闻乐见:谢谢喜闻乐见朋友的到访,非常感谢!祝福您!
    回复2011-11-15 11:50
  • 坳上行:读完涵予老师美文,倍感亲切,好像又回到童年。虽然我是70后的马尾巴,但文中的那些场景在二十多年前的农村还是捕捉得到的。很感谢老师的美文,它把我的思绪带进了孩提时的记忆里!
    回复2011-11-24 20:29